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平定南越,北征匈奴,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央集权,开创察举制、刺史制、中外朝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颁布推恩令,设立盐铁专营。汉朝也在汉武帝的统治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

可以说,如果要搞个皇帝排名,那汉武帝绝对是能排进前五名的存在。都说虎父无犬子,但可能是因为汉武帝实在是过于优秀,导致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汉武帝的身上。

汉武帝一生,共有6个儿子,分别是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刘弗。在那个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时代,很多人都想不到继承汉武帝皇位的,竟然会是他最小的儿子刘弗。

和汉武帝相比,刘弗相差甚多,一点都看不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迹象。但这也难怪,毕竟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太多比得上汉武帝的人。

一,7岁当上太子,37岁被诬陷致死的嫡长子刘据

汉武帝29岁的时候才生下刘据,在那个早婚早育的封建时代,汉武帝算是老来得子,也因此从小就被汉武帝寄予厚望。再加上刘据的舅舅是卫青,这让刘据不过7岁,就被汉武帝立为太子。

在汉武帝的循循教导下,刘据成长的很快。但是在汉武帝看来,刘据一点都不像他,因为汉武帝杀伐果断,喜好中央集权。而刘据仁慈宽厚,温和谨慎,还允许手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办事。

并且汉武帝每一次决定要发动战争,刘据都会据理力争,表示反对。但刘据的治国能力是深受汉武帝称赞的,每当汉武帝巡游天下的时候,各种军国大事全部都交给刘据处理,有时回宫之后,汉武帝甚至是连过问的想法都没有,可谓是信任至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卫青去世之后,朝中的不少大臣便蠢蠢欲动起来。因为汉武帝的性格原因,所以汉武帝重用的大臣大多是严苛残酷的酷吏。而刘据性格仁厚,因此他重用的大臣大多是温文儒雅的儒生。

也因此,汉武帝重用的那些大臣们就十分担心等刘据即位之后,他们这些人就会被挨个清除,失去权力。所以他们便纷纷行动起来,经常到汉武帝的身边说坏话,还使出不少阴谋诡计。再加上汉武帝已经年老,不复当年的聪明睿智,父子两人之间,很快便有了隔阂。

如果没有巫蛊之祸,汉武帝便不会晚节不保,刘据也不会惨遭牵连,被诬陷谋反。虽说后来真相大白,陷害刘据的那些人都遭到残忍的处罚,但那又如何呢?已经死去的人都不可能复活的了。

如果刘据能够继承汉武帝的皇位,那汉朝便能得到充分的修生养息,很有可能再来一场“文景之治”,将会超过他弟弟汉昭帝的“昭宣中兴”。

二,受封齐王,8年未曾回长安的次子刘闳

跟他哥哥相比,刘闳的结局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汉武帝晚年更加喜欢刘闳的母亲王氏,因此他的封地是最好的,位于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一带。

在当时,刘闳的封地拥有着关东地区最肥沃的土地,还靠近海洋,又拥有着众多人口,可以说汉武帝是对刘闳喜爱有加。

依照汉朝的礼法,成为诸侯王后就得前往封地,没有皇帝的命令是不能擅自返回长安的。也因此,公元前117年,刘闳前往封地担任齐王,八年之后,因病去世,汉武帝也未能见到刘闳的最后一面。

三,两次叛乱,最终自杀的三子刘旦

刘闳被封齐王的同时,刘旦也被封为燕王。他的封地靠近匈奴,因此汉武帝希望刘旦能成为汉朝的屏障,将匈奴牢牢地挡在关外。

而刘旦也不负厚望,再加上他排行第三,大哥又那么的优秀,因此他也没有什么想法,就想着安安心心的做个藩王,一辈子衣食无忧的就好。

但随着大哥刘据自杀、二哥刘闳因病去世,曾经没有想法的刘旦,不禁就有了想法。公元前88年,汉武帝病重,刘旦于是就毛遂自荐,派人去跟汉武帝说,他可以当太子,可以当好一个皇帝。

不仅如此,他还请求汉武帝,希望自己可以返回长安,并且负责长安城和皇宫的安全问题。简而言之,他想要长安城内所有的军队指挥权。这可把汉武帝气的,直接就把刘旦派过来的人给砍了,还削减刘旦的封地,并昭告天下,立最小的儿子刘弗为太子。

没过多久,汉武帝去世,刘弗即位。这让刘旦大为不满,甚至招兵买马,直接享用起天子规格起来。

第一次谋反,刘弗念及兄弟情义,便没对刘旦怎么样。第二次谋反,刘弗就再也忍不住,写了一封信给刘旦,就让刘旦自杀谢罪了。

四,诅咒弟弟,诅咒侄子,诅咒侄孙,最终自杀的四子刘胥

刘胥是汉武帝第四个儿子,因为他行为没有法度,不注重礼仪,所以没能继承皇位。当然了,他也知道自己竞争不过弟弟刘弗,因此一开始他也没有什么想法。

但由于弟弟刘弗一直没有子嗣,这便让他又有了当皇帝的想法。但因为自己手中无兵无权,于是他便选择了最没用的夺权方式,诅咒。

刘弗不过21岁就因病去世,这不禁让刘胥认为是自己的诅咒有了效果。然而刘弗去世后,即位的是他弟弟刘髆的儿子刘贺。

这让刘胥十分不高兴,便转而诅咒刘贺。没多久,刘贺被废,只当了27天的皇帝,这又让刘胥觉得是自己诅咒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下一位当皇帝的也不是他,而是他哥哥刘据的孙子刘询。这可把刘胥给气的,于是就来诅咒刘询,也就是他的侄孙。

诅咒了这么久,早晚会有被发现的一天。当刘询发现刘胥一连诅咒了3个皇帝,这可把他给气的,不过刘胥也没让刘胥太过为难,在自己家中便自尽了。

五,存在感较差的五子刘髆

历史上关于刘髆的记载,是比较少的。刘髆被封为昌邑王,封地在今天山东的巨野。他悲剧的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什么时候前往封地的,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就连他前往封地后,有没有再返回长安,历史上也没有记载。根据推测,刘髆不到20岁就因病去世,则更是让他的存在感降低了许多。

六,继承皇位的六子刘弗

刘弗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年纪最小,却还能当上皇帝。没办法,大哥被陷害,二哥、五哥都早早因病去世,三哥和四哥都不被汉武帝喜欢,这个皇位这才能到他的手中。

刘弗即位后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毕竟是他开创了昭宣中兴。但也不得不承认,不少军国大事是由他的舅舅霍光处理的,也因此他对朝堂的掌握力度,是远远比不上汉武帝的。

而且刘弗的身体也比不上汉武帝,不过21岁就因病去世,结果把一个被外戚控制的朝堂,交给了他的侄孙刘询。

生在帝王家,可以说是他们的荣幸,但也能说是他们的悲剧。尤其是他们的父亲汉武帝实在是过于强大,导致掩盖住了他们的不少光芒。

即便是放到现在,不也是有许多富二代,看起来都无法跟他们的父亲相比较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