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的鐵蹄扣開華北大門,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與此同時,國共兩黨展開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擊日寇。同年9月25日,平型關戰役爆發,這是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與日軍的第一次交手。我方的主帥是八路軍115師師長,後來的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戰功赫赫。敵方主帥是能征慣戰的板垣徵四郎,他麾下的第五師團,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是日軍的絕對主力。

盧溝橋事變

然而此戰關係到八路軍的威信,關係到中國人民抗戰的信心與希望。在軍威民心的雙重驅使下,這場戰鬥對八路軍而言,於情於理也得拼死一搏。平型關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地處山西東北古長城上,是雁門關以內長城的關隘,又是北平通向三晉之地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並且平型關地勢險要,羣山之中只有一條能夠容納一輛汽車通過的狹窄溝道。

八路軍115師

當八路軍115師得知日軍板垣師團將要通過平型關時,全體上下有一種莫名的激動。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日軍最精銳的部隊,在中國戰場上未嘗一敗,但再兇殘的敵人也有其破綻,只要用兵得當,勝利可期。115師師長接到側擊向平型關、靈丘之間移動的日軍時,親自到離日軍僅5公里的靈丘城偵察敵情,瞭解平型關伏擊戰場的地形地貌,以做萬全準備。

平型關附近的八路軍將士

此時一場伏擊日軍的戰鬥正在悄然地進行着,八路軍115師的具體部署如下:第343旅第685團進駐白崖臺以西,斷其頭,消滅關溝至老爺廟之敵;第686團位於右側,襲其腰,分割殲滅小寨至老爺廟之敵。第344旅第687團在西溝村、蔡家峪、東河南村一帶,斷其尾,並且阻敵增援;第688團爲師預備隊,向東長城村集結,以備不時之需。其餘部隊向平型關周邊移動,阻擊敵人的增援部隊。

抗日戰爭

一切安排就緒,部隊整裝待發。戰士們情緒高昂,即將到來的戰鬥沒有讓他們感到絲毫害怕,反而有種隱隱的興奮感。然而天公不作美,當部隊向平型關隱蔽前行時,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此時正值午夜,伸手不見五指,部隊利用雷雨作掩護,悄無聲息地向目的地進發。晉東北深秋的天氣本就寒冷,再加上雨水的侵襲,雖然戰士們感覺寒意徹骨,但依舊咬牙堅持。

25日凌晨,115師除688團被山洪所阻,留作預備隊外,其餘各部均到達預定伏擊位置。天色漸漸大亮,驕縱輕敵的日軍終於出現在了115師將士們的眼中。日寇在前邊開路的汽車,一輛接一輛,排出數里開外,後邊是運載輜重的騾馬大車,浩浩蕩蕩向前而行。隨着一聲令下,平型關戰役拉開了序幕。此戰八路軍殲敵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取得了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大勝利。

日本武士道

平型關血戰之後,到處一片狼藉,日軍的百餘輛嶄新的汽車橫在公路上,被八路軍繳獲。然而八路軍中無人會駕駛汽車,最後只能放火焚燬,這樣的處理結果令人心疼。時任第686團組織處股長的歐陽文回憶:戰前給戰士們開動員會,告訴他們勝利後要抓1000個俘虜全國展覽。然而結果令人大失所望,日寇的武士道精神深入骨髓,他們寧可自殺也絕不當俘虜,所以平型關大捷中一個俘虜也沒有抓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