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聽孩子說過,打開手機就能在醫院預約掛號。但咱上了年紀,這些‘時髦’實在玩不轉。”今年58歲,家住張店區馬尚鎮的胡長明看着手裏簡單易操作的按鍵版老人手機,回憶起過往就醫的種種唏噓不已,“碰到急茬,要麼找孩子幫忙,要麼只能乾着急”。

10月22日,胡長明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來不及再細研究“網上預約”,一早就蹬着三輪帶着自己88歲高齡的母親直奔附近的淄博市中心醫院。

“老人昨天就開始喫不下飯,乾嘔還頭暈。”胡長明告訴記者,來的路上心裏一直犯嘀咕,一方面不知道沒有預約能不能掛上號,另一方面又怕耽擱母親病情。

令胡長明欣慰的是,母親在醫院前臺護士的幫助下,不僅在人工窗口掛上了神經內科的專家號,還順利通過“綠色通道”被優先安排就診。

乘着“互聯網+”東風,如今公共醫療走向了信息化之路。隨着醫院信息化程度提高,很多事情看上去方便了,打開手機輕鬆掛號,還能遠程問診,在家享受“一條龍”醫療健康服務。尤其是疫情期間,爲減少患者在醫院內等候時間、防止人員聚集,很多醫院採取分時段全預約就診措施,鼓勵市民網上預約。如今網絡預約看病成爲常態,信息化爲大多數患者就診帶來便利,但對不大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羣體似乎不太友好。

“預約掛號困難、不熟悉看病流程等問題對於無子女的孤老或者不同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來說,情況尤爲突出。”淄博市中心醫院互聯網醫院副院長張秀芳說,信息化技術應用突飛猛進,年輕人輕而易舉地操作,部分老年人卻一頭霧水。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4.5%,但60歲及以上網民佔比僅爲6.7%,將近2億老人從未接觸過網絡。就淄博而言,其實早在2017年,全市60歲以上人口就已經逼近百萬,佔總人口近四分之一。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十分繁重,解決這一特殊人羣的就醫難題是勢在必行,更是當務之急,絕不能讓老人遺留在“數字”之前。

“一家醫院的溫度,體現在如何對待那些跟不上時代腳步的羣體。使用老年機的老年人,沒有微信、不會掃一掃的老年人,他們不應該成爲茫然無助的羣體,而都應被尊重和善待。”淄博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淄博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肖洪濤表示。

針對老年人面臨的就醫“數字困境”,10月20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出臺了《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十項措施實施方案》,從佩戴“愛心卡”標識、提供接力式服務項目、開通便捷通道等方面優化老年人及行動不便患者的就醫流程,提供優質、快速、有序、安全、暢通的診療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其實今年7月,淄博市衛健委在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就啓動“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專項活動,以讓羣衆看病就醫“不求人”、“少跑腿”爲基本目標,聚焦羣衆看病就醫最關注的看病信息、看病過程、看病取結果等環節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創新制度,綜合施策,全面優化衛生健康環境。

人工窗口、愛心陪伴、優先就診,中心醫院多部門聯合採用“接力式”服務,在就診各流程爲老年患者提供連續服務和貼心幫助。

在預檢分診及進入門診大廳前,醫院服務人員會專門爲高齡老人或行動不便、無人陪護的老年患者發放“關愛老人”愛心標識,爲他們開啓看病就醫綠色通道。

門診收費處特別爲老年人開設了專門人工窗口,提供專項服務,掛號、繳費等業務都可以在窗口進行辦理,解決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自助機掛號的糾結。

“全員參與!凡在醫院區域內發現需要幫助的老年患者,無論保安、志願者、護士還是醫師或管理人員都主動上前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市中心醫院門診部主任郭靜介紹。

“跟不上時代,來到醫院真是‘倆眼一模黑’,看到我們這特殊情況,護士一直全程陪同,幫了大忙。”胡長明告訴記者,雖然老母親需要做造影手術進一步診斷,但醫院的貼心服務還是讓自己心裏暖暖的。

記者手記

近些年,信息化水平突飛猛進,給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極大便利。從網購到外賣,再到網上預約掛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享受着僅憑一部手機就能走遍四方的“智能生活”。然而對那些不會熟練使用智能手機、電腦的老年人來說,越跑越快的信息時代,或正將他們甩得越來越遠。

淄博市中心醫院“優化老年人就醫10條措施”從點滴細節入手,打通老年人就醫難點、堵點,正是落實省委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和淄博市“六大賦能”行動,市衛健委“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活動措施的生動實踐。

信息時代,也要等等“走得慢的人”。尤其是醫療服務這類主要面向弱勢羣體的公共服務,信息化、數字化雖是大勢所趨,但也要體現服務的溫度。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醫療服務的內涵不斷豐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不僅是要治好病,更要進一步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醫療服務更有溫度。

(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磊 通訊員 常旭 劉灩 蒲忠寧 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