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有余,对整个中原王朝造成了近乎毁灭的打击。在这场叛乱中,安禄山的叛军气势汹汹,爆发了强悍的战斗力,把大唐王朝的平叛军队打得丢盔卸甲,很快就占领了长安和洛阳。但在这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大唐王朝爆发了一场极度内耗的闹剧,比安禄山的叛军更让大唐头疼,也严重耽误了安史之乱的评判进程。

这场闹剧,就是“大唐二天子”事件。当时,马嵬坡六军不前,逼得唐玄宗只能杀掉杨玉环,以此才换来了军队的支持。但是,当时大唐的军队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于是就决定向西南四川逃跑。可问题是,当时的皇太子李亨,却没有选择跟着唐玄宗一起行动,而是北上宁夏,跑到了灵武这个地方,自己称帝去了!但是,唐玄宗这边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啊!

于是,当时的大唐就有两个天子,一个在成都发号施令,一个在宁夏灵武号召天下诸侯勤王保驾。李隆基和李亨之间斗来斗去,大概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李亨胜出,因为他收复了长安,算是对全国的老百姓有了个说法。

可问题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那些投靠效忠李隆基的文臣武将从此不再受到李亨的信任和重用。当然,李亨也没有杀掉他们,只是不给这些人实权。可问题是,这些人从此与大唐王朝离心离德,也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平叛的内部力量。

最有意思的是,平叛要冲的河南之地,李隆基和李亨总共任命了七个节度使,有好几个都是同一时间来任职的。结果,河南之地的士兵也不知道该接受谁的指挥,大家就是这么干耗着。遇到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各自的人马都保存实力,反而是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如果不是张巡舍命保住了睢阳,叛军早就长驱南下了。然而,如果当时河南之地的指挥权能够统一的话,张巡也不会死,叛军早就被消灭了。

当然,李隆基和李亨都是希望平叛的,只不过他们作为大唐帝国的决策人,在如此危急存亡的时刻还互不相让,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事实上,后世许多人都支持李亨,认为着他跑到灵武去,可以就近指挥朔方军,也容易获得郭子仪的支持。而李隆基主张跑到西川去,虽然是更有利于防守,但是自古以来入川容易出川难,要是真跑到四川去,等到叛军席卷中原的话,大唐也只能是偏安一隅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