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深圳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深圳市寶安區開幕。國內外頂級專家、學者爲深圳市的體育事業、體育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探討體育示範城市的發展路徑,爲深圳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探索一條獨具特色、創新的道路。

圍繞研討會首個主題“國家體育政策與城市體育發展戰略”,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巡視員王志強做題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政策背景下深圳體育發展現狀與未來》的主旨演講。王志強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鋪開,對深圳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希冀深圳這座全球創新中心城市能夠再創輝煌,發展成爲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讓體育成爲城市品牌與名片

王志強指出,國際著名體育城市與城市品牌的構建、城市文化的積澱以及城市名片的打造息息相關,正在成爲城市發展的新動力,是城市綜合實力的展現。在中央改革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關鍵一招,也是創新改革方式的全新探索。通過開展體育消費城市試點、推進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創新賽事服務等舉措,可以激發深圳的市場活力和消費熱情,推動體育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讓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成爲一種生活方式,讓“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真正落地。

王志強介紹,經過40年發展,深圳體育以“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強勢崛起,躋身於全國一流體育城市行列,奠定了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的基礎。目前,深圳已成爲全國唯一一座海、陸、空皆有大型國際賽事的城市。2019年,在深圳舉辦了超過30場國際體育賽事,以及中超、CBA、乒超、羽超、五超聯賽等高水平職業聯賽;深圳體育產業總產出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28.13億元,同比增長19.9%;創造增加值403.25億元,同比增長24.1%。

截至2019年底,深圳有大型體育場館58個,中小體育場地約22000多個。全市體育場地面積爲2595.18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爲1.93平方米,已經形成15分鐘健身圈。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約37.26%,2019年全市國民體質合格達標率爲90.6%。近年來,深圳湧現出易建聯、何姿、劉虹、陳定、陳佩娜、王柳懿和王芊懿等一批優秀體育人才,在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

建立高效運作的大平臺與大數據

深圳體育積澱40年,迎來又一次騰飛的歷史機遇。王志強提出“五大思路”:一是以文化做引領,將城市的物質文化優勢轉化爲體育的優勢,進一步強化制度文化建設,爲城市心理文化的建設貢獻力量;二是提升深圳國際體育賽事運作能力;三是優化產業結構,增加體育服務業佔比;四是加強行業融合,推進體旅結合、體教結合、體醫融合和生態體育建設;五是加強國際合作、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吸引國際體育組織和企業落地深圳,鼓勵深圳體育企業走向世界。

深圳要建成著名體育城市,將來還要建成標杆城市、示範城市。專家分析,要成爲全球著名城市,必備的“門檻”:全球高端要素的配置中心、全球文化的引領者、全球政治體系中心和全球經濟體系中心。王志強指出,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一是要有最高密度的全球功能性機構,如跨國總部、金融機構、學術機構、文化機構等;二是要有最大量、最高頻率的全球高端要素的流量,比如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三是要建立高效運作的各類大平臺,如大數據、雲計算等;四是開展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研究及探索,開展指標項目研究,開創國際體育城市的評價體系;五是需要最強大、永續的創新創業能力,創造最佳的營銷環境,成爲最佳的學習楷模。

王志強表示,深圳體育要滿足人們對體育服務的需求與精神享受,提升深圳人民的整體體育素養。目前,深圳體育正從高速增長期進入高質量增長期,通過培養文化底蘊,打造深圳特色體育IP,培育深圳特色體育文化,拓展國際化視野;加強深圳體育制度文化建設,在擴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營商環境的優化,把規範管理作爲工作重心,不斷進取,以達到“國際著名體育城市”要求。

深圳晚報記者 黃文 攝影 彭志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