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要說誰是三國時期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人,那一定非諸葛亮莫屬。尤其是從明朝年間開始,一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從此更是把諸葛亮捧上了神壇,成爲了民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完美形象的化身。小說裏面一系列關於諸葛亮膾炙人口,神機妙算的故事更是成爲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人人深陷其中津津樂道,不能自拔。

從心理學上分析,一個人的名氣越大,那他除了會受到更多的肯定之外,也會遭受到外界更多的批評和質疑。這不,到了我們近代,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對諸葛亮的生平事蹟進行分析和研究,一時間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氣象,當諸葛吹遇上了諸葛黑,兩邊學者那都是說不盡的口水大戰。

支持諸葛亮的學者對其瘋狂的崇拜:

一篇隆中對,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江東赤壁之戰,舌戰羣儒更是無人能敵;搶佔荊州,更是把江東君臣玩弄鼓掌之中;兵出益州更是讓劉璋聞風喪膽;七擒七縱,則是使孟獲心悅誠服; 起兵北伐,更是報先帝知遇之恩;一篇後出師表,更是兩袖清風;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更是讓多少人淚流滿面。

而反對諸葛亮的學者則是吐槽的體無完膚:

什麼火燒藤甲軍那是無從談起; 新野敗曹操更是無稽之談;棄新野,敗當陽,走樊城,奔夏口更是被曹操打得丟盔棄甲;舌戰羣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更是無中生有;偷襲益州更是不講信義道德;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更是屢戰屢敗,國力耗盡;不看天下大勢,固執己見,多次興兵更是不體察民生疾苦,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說誰就完全是對的,也不能說誰就完全是不對的。一個人既然名滿天下,自然也就會謗滿天下,經得起推敲,受得起質疑才無愧偉人之化身。

不過能夠讓諸葛亮有這麼多質疑的聲音,相信一部三國演義在中間起了很大的“蠱惑作用”,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但是在明朝之前是沒有三國演義這部鉅著小說的,有的只是一些殘存的歷史資料供後代學者研究學習的。據不完全統計,後世的多數帝王都是對諸葛亮大加推崇,以至於唐朝著名詩人都寫了一首詩用來讚揚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沒有《三國演義》那些虛構的故事時,爲什麼歷代帝王在各個地方爲諸葛亮立宗立祠呢?爲什麼後代無數詩人對他吟歌作詩大加讚揚呢?其實在杜甫的那首《蜀相》裏面已經有所體現了。

沒錯,就是忠義。一個國家的忠臣良將越多,這個國家也就會非常強大穩固,繁榮興盛,一個帝王身邊最需要的也就是忠肝義膽的能臣異世,縱觀歷朝歷代,忠臣良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諸葛亮的才能是經過所有人認可的,從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後,快速的使劉備從一個蹉跎一生,猶如喪家之犬的人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荊州,而後又馬不停蹄的向外擴張,攻取西川。幫助劉備建立了自己的蜀漢政權,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內修軍政民生,外結江東孫權,南撫夷越,北聯諸戎,使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一時間,劉備賬下人才濟濟,諸葛亮也因爲自己的卓越功勳成爲蜀漢政權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關羽張飛相繼被殺後,不聽從諸葛亮建議而起兵伐吳,最終兵敗夷陵,白帝城託孤。在劉備臨死時立下誓言:”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讓多少人爲之動容。

一篇前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曾讓多少人側目淚煽。

一篇後出師表: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更是讓多少人熱淚盈眶。

最後的一句:“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清正廉潔,兩袖清風的智者仁人又更是讓多少人爲之動容。

這種集智慧,清廉,忠誠於一身的賢臣完人又怎會不被後代帝王所推崇,被無數學者所追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