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5日)是重阳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老年节。时下,人们对老人的锻炼和营养等问题仍存有一些认识的误区,为避免让自己爸妈“踩坑”,大家快来学习,给爸妈的健康多点关爱。

误区一:千金难买老来瘦

真相:体重过低对老年人有诸多影响——容易引起免疫力降低,导致患病风险增加、骨折风险增加、受伤后恢复缓慢、抗寒能力下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成年人体重过轻的判断标准是BMI<18.5,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增加,体内脂肪组织也会增加。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BMI最好不要低于20。

当然,老年人也要避免肥胖,体重过高对老年人健康也不利,容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老年人BMI最高不要超过26.9。

对于体重过低、消瘦虚弱的老年人,可以尝试以下手段增加体重:除一日三餐外,适量增加2~3次间餐;选择能量和优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蛋糕、奶酪、酸奶、坚果等;适量参加运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保证充足睡眠。

误区二:老人少吃肉和豆

真相:肉类(如猪牛羊等瘦肉、禽肉、鱼肉、虾肉等)含有消化吸收率高的优质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对维持老年人肌肉合成、预防老年人贫血十分重要。大豆和豆制品富含蛋白质,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含钙高,有利于增加老年人钙摄入。老年人应适当食用这类食物,有利于健康。

老年人每日的肉类和豆类摄入量可参照一般人群的膳食建议。对于消化能力减弱,或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可以将食物加工成细软状,配以合适的烹调方式。另外,还要确保适当的营养摄入,最好每天能摄入300克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优先选择脱脂或低脂奶;还可以多吃天然含钙的食物,如豆制品、海产品、黑木耳、芹菜、油菜等。

误区三:少做运动防跌倒

真相: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同时也易出现肌肉衰减等问题。确保营养摄入和适当锻炼可以有效延缓老年肌肉衰减。户外活动同时有利于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可以延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衰减的发展。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保持每日钙质摄入,增强骨骼健康。

专家提醒,老年人要适当锻炼,量力而为: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以舒缓自然为主,不要勉强自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举重等);健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相对适合老年人;关节不好的老年人应避免爬山、骑单车等运动。

“九九”重阳,“九”有生命长久的美好寓意,祝愿大家父母都健康、幸福、长寿!

来源 | 广东疾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