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这个历史典故在中国已经千古流传,至今已经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三顾茅庐的故事,源自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作者罗贯中用了大幅篇章刻画了刘备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的仁君风范和诸葛亮雄才大略,韬光养晦的卧龙形象。

“三顾茅庐”描述了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不畏严寒,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的动人事迹。

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刘备三兄弟三顾茅庐的事情呢?

据史料司马彪的《九州春秋》中记载,刘关张根本没有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是假,诸葛亮毛遂自荐才是真。

话说当年刘备屯兵于樊城市,曹操大军以统一黄河以北大片区域,下一步计划就是攻打荆州,当时住在隆中的诸葛亮,那时候还年轻,仗着自己熟读兵书颇有一番计谋。

后来,诸葛亮获悉刘备正面临曹操几十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危机,确实需要一个贤才一筹莫展之际,于是就带着自己的预测,一路北行去面见刘备。当时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觉得诸葛亮初出茅庐而且还很年轻,根本就没有重视这个诸葛亮。后来在诸葛亮一通对时局的高谈阔论之后,刘备才逐渐对诸葛亮改变了态度,刘备觉得此人确实是个人才,于是便以上客待之。

综上所述,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刘关张三顾茅庐的事儿当然就不足为信。

可是按照史料陈寿的《三国志》上记载,刘备确实曾经三顾茅庐去请过诸葛亮。而诸葛亮本人在他的《出师表》中也曾这样描述过:

“臣本布衣,鞠躬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许先帝以驱驰。”

按照诸葛亮的描述,当年刘备却有三顾茅庐之事。

《三国演义》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刘备当年为了摆脱势单力薄的困境,开始迅速扩充势力,所以急需一名有作为的人扶持。于是刘备就向高人司马徽请教,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司马徽自愧不如说自己是个庸俗的儒生,根本不了解当前的时局变化,真正能了解天下大势的,才是有真才实学的俊杰。于是,司马徽就向刘备举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司马徽告诉刘备,这两个人得一个便可安天下。其中“卧龙”就是后来的诸葛亮。

于是刘备受司马徽的指点,冒着严寒带着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头两次没有见到,第三次由于刘备的诚心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接见了刘备。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三顾茅庐”。

那么到底刘备有没有三顾茅庐,我们也是一头雾水,曾经有人分析,刘备经常以皇叔自居,又是三国时期名望极高的政治家,他怎么可能礼贤下士三次去请一个山野村夫呢?

所以,一些人认为当年诸葛亮是自己毛遂自荐来到刘备身边的。诸葛亮本来寒窗苦读就是想时机成熟之后,好找一个可以辅佐成大器的君主。所以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对于三顾茅庐评论最多的一种说法就是,说三顾茅庐完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吸引读者,增加小说的精彩程度,刻意杜撰出来的。 无论怎么样,“三顾茅庐”这个历史典故已经在民间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演绎也好,杜撰也罢,总之,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精神不可否认。

如今,《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名著依然是当今人们茶余饭后愉悦的话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