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起源于唐朝时期,本职为协助皇帝批阅奏章、起草诏书等,现在大家所说起的大学士多是指明清时期的大学士。明朝太祖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因罪被诛,朱元璋借此机会罢中书省,废除了历时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并晓谕后人不得重立丞相,原本有丞相统率的六部则由皇帝直接执掌,皇权大大的得到了加强,同时皇帝也变得越来越累,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8天之内各部门的奏札共1660件,涉及政务有3291件,平均算起来的话,明太祖朱元璋每天要审批多达207份公文,处理的政务超过411件。

明太祖朱元璋

由于工作量过于庞大,朱元璋设立了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不过在前期大学士并无实权,只能类似于今天的秘书,而且品级也只有五品,不过后来明朝的皇帝中不理政事的越来越多,于是大学士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而且到了明朝中后期大学士常以三公兼任尚书,地位也日渐尊崇,有些大学士虽然无宰相之名,但和宰相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和珅,曾任文华殿大学士

到了清朝时期,大学士品级被提到了正一品,成为官员体系中品级最高的官职,而且逐渐固定为三殿三阁大学士,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清朝历史上担任过大学士之职的名臣有很多,比如和珅、李鸿章曾任文华殿大学士、曾国藩曾任武英殿大学士,在清朝想做到大学士的职位并不容易,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纪晓岚终其一生也只做到了协办大学士,跟大学士始终有着一步之遥,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下面的这几位,父子两人都做到了大学士。

1、张英、张廷玉父子

张英,清朝康熙年间大臣,康熙六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将张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不过相对于自己的儿子,张英的名气并没有那么大,因为他的儿子叫做张廷玉。

张英,张廷玉之父,曾任文华殿大学士

张廷玉,大学士张英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四十二年授翰林院检讨,次年入职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在康熙朝张廷玉官至刑部左侍郎,并逐渐崭露头角。到了雍正帝即位之后,张廷玉迎来了他宦海生涯的黄金时期,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雍正六年加封为保和殿大学士,次年雍正皇帝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张廷玉与怡亲王胤祥、蒋廷锡共领其事,并且军机处的主要制度都是由他筹划拟订,对清朝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到了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病逝的时候,张廷玉被选为顾命大臣之一辅佐乾隆皇帝,并遗诏他配享太庙,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张廷玉是唯一一个得以配享太庙的汉臣。

2、傅恒、福康安父子

傅恒,曾任保和殿大学士

傅恒,满洲镶黄旗人,康熙朝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子,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之弟,乾隆五年官任蓝翎侍卫,在其后的七年内,傅恒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有一个六品小官一路升任为从一品大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乾隆十三年,傅恒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前往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不久被授为保和殿大学士,大小金川之乱被平定之后傅恒因功被封为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在平定准噶尔之乱后,傅恒因功再次被封为一等忠勇公,由于在金川之役中已被封为一等忠勇公,再次封公实属旷世恩典,后来乾隆皇帝把百余名功臣画像陈列于紫光阁,傅恒居首位。后来傅恒因病去世后,乾隆皇帝亲赴他的府邸在灵前祭酒,并赐谥文忠,嘉庆朝时赠其郡王衔,此外,保和殿大学士之职在傅恒去世后就再也没有授予过其他人。

福康安,傅恒之子,曾任武英殿大学士

福康安,大学士傅恒第三子,乾隆三十二年承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四年后做到了户部右侍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在大小金川之战中因功被封为三等嘉勇男,乾隆四十二年授吉林将军之职,后调任盛京将军,担任一品武职。乾隆五十三年,福康安率军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后又参与指挥了平定廓尔喀之乱的廓尔喀之役,保证了清朝边境的安宁和西藏社会的稳定,成功地维护了清朝国家的领土完整,福康安因功被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封一等忠锐嘉勇公,乾隆六十年又因平定苗疆叛乱被封为贝子,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后来福康安在去世后又被追封为嘉勇郡王,怪不得别人都怀疑他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

3、刘统勋、刘墉父子

刘统勋,清朝著名大臣,雍正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担任编修,雍正时期历任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詹事等职,乾隆元年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次年升任刑部侍郎,乾隆六年又被授予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因参奏大学士张廷玉和吏部尚书讷亲而名闻朝野。乾隆十七年刘统勋进入帝国核心权力机构,任军机处行走,深得乾隆帝信任。乾隆二十六年刘统勋任东阁大学士,后又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去世后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刘墉,刘统勋之子,曾任体仁阁大学士

刘墉是刘统勋的长子,电视剧中的刘罗锅的原型,乾隆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迁为侍讲,开启了他仕途的起点。自乾隆二十一年起,刘墉被外放地方为官,此后二十一年都主要在地方任职,先后担任过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和江宁知府等职,任职期间正直干练,深得乾隆皇帝嘉许。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病逝,刘墉居家守孝,守孝期满后被授为内阁学士,入职南书房,后来刘墉又先后被外放湖南巡抚、直隶总督等职,但乾隆后期的刘墉做事经常出错,多次受到皇帝的责备,官声渐不如前。嘉庆元年,户部尚书董诰被破格授为大学士,资历更深的刘墉却被排除在外,虽然嘉庆二年刘墉被授予了体仁阁大学士,但仍被皇帝指责向来不肯真心实意做事,干活懒散,并称是因为没有其他人了,所以才提拔的他,这脸打的也是啪啪的。

4、尹泰、尹继善、庆桂祖孙

尹泰,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七年授翰林院侍讲,后历任国子监祭酒、锦州佐领等职,雍正帝即位后授为内阁学士,后迁任工部侍郎、左都御史,雍正七年授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尹继善,尹泰之子,庆桂之父,曾任文华殿大学士

尹继善,尹泰之子,雍正元年进士,深受雍正帝喜爱,雍正六年即外放江苏巡抚,时年三十二岁,次年升任河道总督,雍正九年任两江总督,此后除了乾隆二年到乾隆五年在京任刑部尚书外,尹继善一直出任封疆,直到乾隆三十年召还京师。还京后的尹继善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兼管兵部、上书房总师傅,有“荣华冠九卿”之说。

庆桂,尹继善第四子,以荫生授户部员外郎,充军机章京,超擢内阁学士,乾隆三十六年授军机大臣,后外调为伊犁参赞大臣,自此开始直至乾隆四十九年先后历任乌里雅苏台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等职,后入京担任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嘉庆四年授文渊阁大学士,总理刑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