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25日電 (記者 劉賢)面對各種突發事件,城市交通如何更有效應對,增強“韌性”?25日,多位專家在重慶從交通規劃設計、主動防控技術、機場規劃設置、後疫情時代城市交通重構等角度進行解析。

2020韌性城市·山水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的城市韌性交通分論壇雲集該領域衆多專業人士。

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道路交通總工程師龔華鳳介紹韌性交通的發展時說,美國基於城市反恐、綜合防災等需求,21世紀初期開始研究韌性交通。總結而言,韌性城市交通具有四個特徵:保持穩定、恢復功能的能力;應對未知、難以預料的因素;強化吸收性、恢復性和承載力;自我學習、自我適應的能力。

龔華鳳所在公司已進行一些探索和實踐,如在溫州甌江口新區交通專項規劃項目中,綜合考慮該地區常年遭受颱風、洪澇等自然災害侵襲等特點,在兩條東西向快速路基礎上預留一條南北向城市快速通道,提高城市交通網絡“韌性”。

東南大學智能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交通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王晨認爲,目前重特大事故頻發、安全隱患衆多,被動響應式的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建設交通強國的需要,應建立完整的主動安全防控技術體系與應用系統。

交通主動防控技術包括可限變速、行人預警、輔助駕駛、駕駛提醒等,其核心是對風險源實現主動預防、預警、控制和處置,降低事故發生率。王晨分享了目前正在研究的高事故偏向駕駛者主動預警技術,即通過事故次數、事故程度、事故責任等維度篩選出高危駕駛者,從而實現主動預警。研究結果表明,在各方面,模型預測的高危人羣風險度全面超過非高危人羣,特別是在嚴重事故(全責)方面,高危人羣的風險度是非高危的62倍。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巨大影響,須提高航空“韌性”。

美國蘭德隆與布朗公司致力於航空規劃和發展。其副總裁羅煥介紹多種手段提高“韌性”:通過國際指廊預留及可轉換機位的設置,來應對不同國內國際市場及日間運行的變化量;組合機位的設置,可靈活應對機場今後機型變化的不確定性;可轉換行李提取轉盤,實現國內國際切換,可滿足機場的運行及發展彈性。

大連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名譽院長、教授趙勝川在《後疫情時代城市交通與韌性城市的展望》演講中表示,後疫情時代形成遠程辦公、外賣、預約服務等分散型生活方式,人類的許多活動可能從實體空間轉向虛擬空間。出行方式也隨之產生變化。因此,城市交通空間的重構十分必要。汽車社會的重構、小型交通工具或慢行交通(如自行車)的有效利用非常重要。

他還建議積極利用新技術,如利用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送貨上門;有效利用虛擬空間上已有的人或車輛的相關大數據,爲優化實體空間上居民出行行爲提供決策支持。

【編輯:葉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