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康保险保障平台水滴公司,数月前传闻要年内赴美IPO,寻求上市估值40亿美元。该公司当时回应称“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但会保持探索资本市场的各种可能性”。

日前又有消息称,该公司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赴美上市,预计募资5亿美元。虽然水滴公司一如既往对消息不予置评,但外界认为水滴公司距离上市已越来越近。

不断加快融资步伐

这两年,市场明显感受到资本寒冬,很多企业都加快了融资步伐,有条件的则抓紧上市。水滴公司也是如此,2019年3月和6月先后完成5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以及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2020年因为疫情,很多公司的业务和现金流出现困难,水滴筹的融资需求也更为迫切。公司创始人沈鹏在内部信中曾说:“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会变得更冷,要么我们加速实现公司盈利,要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艰难地融资,否则只有倒下!”

今年8月,水滴完成了2.3亿美元的D轮融资(腾讯和瑞士再保险集团联合领投,IDG、点亮基金、高榕资本等老股东跟投),这也是2020年全球保险科技领域融资的最高记录。

至此水滴已经进行了5轮融资,融资规模超过34亿元人民币。短短四年时间,公司估值从天使轮的3亿人民币升至29亿美元(约194亿人民币,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B Insights 9月中旬给出的估值)。

投资方也都是腾讯、IDG、高榕资本、真格基金等一众知名机构。尤其是在互联网健康保险赛道做深度布局的腾讯公司,更是一路领投,多方加持水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D轮融资新增投资方的瑞士再保险集团,是2018年平安好医生上市时的基石投资者之一,也是今年6月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发行GDR在伦交所上市时的基石投资者之一。业界分析,瑞士再保险集团的入股,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水滴公司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水滴为什么越来越值钱?是什么让其在资本寒冬中依然备受资本青睐?

不断扩大的“创业边界”

2016年,美团十号员工沈鹏离开美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立了水滴。

在诞生之初,水滴公司因为被认为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开创了新赛道而得到广泛关注,首款产品水滴互助受到社会好评。水滴互助上线仅100天,会员就突破了100万。据悉,水滴互助现已累计为1.2万个家庭划拨超16亿互助金。

2016年7月,水滴又启动了个人大病求助社交筹款业务——水滴筹。截至2020年7月25日,水滴筹筹款总额已经突破320亿元,参与筹款的爱心人士超过3.2亿,赠与人次更是突破10亿。

虽然用户规模发展惊人,但水滴互助和水滴筹并未给公司带来收入。尽管每天有大量资金流水,但“没有一分钱属于水滴,都是代收代付”,沈鹏坦言,“整整两年,我们没有任何商业化营收”。

创业不是做慈善,而是要盈利。2017年,沈鹏为水滴开拓了新的边界——做保险商城水滴保。

水滴保是一个互联网保险平台,目前与国内60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如今已成为公司的营收支柱,累计保障用户数超过1.4亿,2020年年化签单保费或达到140亿元-150 亿元,比去年增加一倍。

至此,水滴公司拥有了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三大核心业务,共同构成了“筹+互助+保险”的商业模式——以水滴筹为切入点积累流量,用水滴互助留住用户并盘活流量,通过水滴保把经过筛选和定制的保险产品推荐给用户,通过销售保险和收取平台管理费来获取收益,三大业务形成商业闭环。

但不可否认的是,外界对水滴公司“商业+公益”的模式有所存疑,公司也因各种负面消息饱受非议。

去年底,媒体爆出“水滴筹地推人员医院扫楼筹款”事件,将公司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年7月底,水滴旗下子公司保多多保险经纪公司(据企查查:9月21日更名为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因涉及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等违法违规行为,被陕西银保监局罚款57万元。

9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发文提到,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对此,水滴回应称,水滴互助作为提供互助计划的平台,寄托着全体会员的期望和信任,公开透明公正是最基本的底线,互助资金专户专款专用,接受第三方监督,全程风控确保用户利益不受损失。

尽管沈鹏再三重申水滴是一家商业公司,而不是公益机构,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杨光也表示“水滴保险商城的保费大概不到30%来自水滴筹和水滴互助的转化”,但高速发展下暴露出的一些管理问题,导致社会舆论和用户对水滴公司的信任打了折扣。

水滴要想彻底扭转公众的一些负面印象,还需假以时日。毕竟,水滴并不满足于当下,沈鹏对其未来的边界抱有更大的想象——

“水滴公司的短期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的互联网人身险平台,长期目标是成为能够对标美国健康保险巨头联合健康的健康保障平台”。

保险科技独角兽

人们注意到,国内的流量巨头,目前几乎都在布局“大健康+保险”平台,搭建双重保障机制。有分量的玩家远不只水滴公司一家。

比如,借助蚂蚁金服的保险优势的阿里健康,依托平安保险的平安好医生,即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京东健康,以及腾讯旗下的丁香园、百度旗下的百度健康等。美年大健康、微医、镁信健康等,也已开始储备保险资源。

水滴公司的主要对手轻松筹,近期也传出新一轮融资计划(融资额近1亿美元),公司估值将达10亿美元。外界分析认为,轻松筹此次融资,除了要为IPO提高公司估值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继续做大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同时,加码慢性病干预管理、肝病在线诊疗、在线取药等健康服务产业。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更多“医疗+保险”平台兴起,水滴公司虽然在如何平衡公益和商业方面面临不少矛盾,但它迎合了社会广泛的健康保障需求,其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将得到更多认可,并反映在了二级市场。

今年8月中金公司在研报中称,水滴公司所代表的销售端创新,是保险科技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向。

而在刚刚发布的胡润2020全球独角兽排行榜(全球有586家独角兽企业入榜),水滴公司也榜上有名。继入选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后,在再次入选全球知名机构发布的独角兽榜单,而且是国内唯一入榜的保险科技公司,进一步凸显市场对它的认可。

科技成了水滴的新标签。

据沈鹏介绍,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投资于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利用互联网和科技为用户提供更多更高效的保险保障服务,并加速探索可以和健康险相结合的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增值服务(包括基因测序、体检,就医绿色通道),目标指向保险跨界健康平台。

在沈鹏的规划中,水滴接下来还会围绕家庭,提供医药等健康保障服务。

今年年初,水滴公司启动了“险+药”模式的新项目,暂定名为“水滴好药付”,旨在利用商业保险整合支付方和药企,让患者支付更少的费用享受到更好的药品和诊疗。

这些举动都在指向水滴的新目标——成为中国的联合健康。美国联合健康集团是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集团,市值接近3000亿美元,一年营收超2400亿美元。

对于目前估值不足50亿美元的水滴而言,这是令人充满期待的前景。如果上市传闻为真,这或许也是沈鹏为华尔街投资人讲出的更好听的故事。

不过,水滴才四岁,相较于50岁的联合健康,还有非常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