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從1月底開始爆發,到現在已經9個月了。雖然國內已經成功控制,但病毒仍舊在全球肆虐,並且短時間內沒有停止的跡象。

而我們心心念唸的東京奧運,也因此而延期一年,到2021年的夏季纔會舉辦。不過從現實看起來,取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關於取消東京奧運,日本將會損失多少我們就不談了。這裏只聊聊奧運真正的主角——各國運動員。

中國參與奧運會以來,除了國足,其他的單項都在朝着奧運奪金的目標進發。對於某些商業化程度低的項目來說,奧運=全部,一切訓練日程,梯隊建設,比賽安排都是圍繞“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來展開的。因爲除了奧運會,這種冷門的項目沒人看。

熱門的可能還有自己的世錦賽、世界盃,但冷門的可能就四年一次奧運。

所以在上一屆的奧運結束之後,這些運動員就在備戰下一屆奧運。包括改進技術和研發新戰術,然後爭取在奧運會上將自己的競技狀態調整到最好。

那麼奧運延期首先帶來的,就是年齡增長帶來的狀態下滑。比如去年女排世界盃塞爾維亞迴歸的老將二傳明年就37歲了,還能不能打很難說。這種情況中國也有,蘇炳添明年都32了,雖然同樣也屬於大器晚成,但明年很難說還能不能繼續保持現在這種狀態。

大家熟悉的國乒,還有不少老將在役。馬龍出生於1988年的,明年就33歲了。丁寧30歲已經下滑成這樣,劉詩雯也不會好到哪裏去。加上現在傷勢未愈,再拖上大半年,即使恢復了也未必能出戰單打,也許只能讓路給後輩。

這還是可以享受舉國體制的運動員,對於很多自行參賽的運動員而言,壓力會更大。因爲他們的贊助經費都是自己找的,靠贊助商來維持基本的訓練和團隊。如果延遲一年,就意味着贊助商要多出一年的錢幫助他參加積分賽維持資格。

作爲個人運動員,如果因爲失去贊助進而失去參賽資格,練了十幾年,最後倒在了山腳下,是多麼悲哀的事情?

年齡只是其一,狀態也很重要,同樣是89年,剛剛拿了世錦賽鉛球金牌的鞏立姣本來是勢如破竹進軍奧運的,這一下一鼓作氣不成,估計很懸。因爲整個一年下來,比賽停擺,運動員很難保持好狀態。

生命高於體育,面對目前這種情況,延期是必須的,也是所有人都應該支持的一個決定。

只是對於一些運動員來說,這是毀滅性的打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