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年末曾发生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直到现在仍受着影响,那就是将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进行了一次对调。这个命令较为仓促也较为严格,要求这八大司令员在十天内完成对调,且所带的人员很少。

具体方式就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跟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跟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跟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调

其实当年我国主要有十一个大军区,对调了八个还剩下三个,这三大军区司令员分别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

这三位将军没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到职的时间并不久,那八人调任的原因之一也跟时间有关,在主席当年的讲话、曾思玉及李德生的回忆录中都有这么个意思:在一个地方待太久了容易油。

这也是强军建设的举措之一吧,对调的八大司令员都是开国的重要将军,他们当时都威名赫赫,只是没想到其中最年轻的那位最终的成就最大!

这八人有四名开国上将,分别是:许世友、韩先楚、陈锡联、杨得志

许世友是著名的“少林将军”,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还当过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亲自参与指挥了西沙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功绩与职务都很牛。

韩先楚曾经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后主要就在该军区内工作,还当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陈锡联在建国初期担任过军委炮兵司令员,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后还当过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等职,他的履历就相当牛了,是大军区司令员,又当过大兵种司令员,且主持过军委的工作。

杨得志是第三任志愿军司令员,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还当过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由他和许世友两位老将坐镇。

开国中将有两名:曾思玉和皮定均。

曾思玉是著名的福将,历险无数没受过伤,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后还当过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南京军区顾问等职,他的福将属性不单是避险,还有长寿,2012年12月31日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皮定均是这八人中离世最早的,1973年调任,1976年就因为军事演习中的一场意外离世,当年中原突围那么艰险都闯过来了,却牺牲在了和平年代。

开国少将有两名:丁盛和李德生

丁盛是四野的一名骁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等重大历程中都表现不俗,不过也正因如此,在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后基本就到头了。

最为传奇的是李德生,他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在他的指挥之下志愿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973年跟其他人比起来并不突出,军衔不占优,年龄是最小,1916年出生,比起年龄最长的许世友小了11岁。

不过在李德生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后,还当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于1988年又被授予上将军衔,军衔与前四位持平,还担任过正国级的职务,因此他的成就成了八人中最高。

李德生也很长寿,2011年5月8日于北京去世,享年96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