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提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可能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都太瞭解。

當我們今天面對着50億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和15億票房《姜子牙》大喊着“國漫崛起”時,殊不知,這些動畫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這個雄壯有力的巨人肩膀,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創作的一系列動畫作品。

作爲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動畫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造了多部作品,獲得了上百項國際大獎,陪無數人度過了童年。

1956年《驕傲的將軍》開創了中國民族風格動畫片的先河。

1958年《豬八戒喫西瓜》吸取了皮影戲、窗花、剪紙等的藝術特點,開創了新的美術片種:剪紙片。

1960年的《小蝌蚪找媽媽》是享譽全球的水墨動畫片,以齊白石風格爲基礎,將中國水墨畫與動畫電影相結合。

1961年的《大鬧天宮》歷時四年,全手工製作,10分鐘的動畫鏡頭要畫7000至10000張原畫。

它在美國上映後,美聯社這樣報道“這部動畫惟妙惟肖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是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虫的動畫啓蒙。

1979年 的《哪吒鬧海》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稱“中國手繪動畫雙璧”。

而誕生於 1983年的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三個和尚》《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鬧海》等片子那麼有名,但絕對是中國動畫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峯”——

《天書奇譚》

這部動畫電影由王樹忱、錢運達導演,包蕾、王樹忱編劇,吳應炬配樂,柯明擔任造型設計,曾在電視臺上播放過無數次,豆瓣評分也高達9.1分,早已成爲了中國幾代人心中的動畫神作。

稱得上“老少咸宜,雅俗共賞”。

影片根據明代羅貫中整理編成的神魔小說《平妖傳》部分章節改編。最初的計劃是BBC與美影廠合拍,條件是由中方負責劇本的編寫。

但後來由於BBC的資金遲遲不到位,於是《天書奇譚》最終變成了美影廠獨自操刀的動畫作品。

結構的設計上,《天書奇譚》整部作品嚴謹地遵循中國傳統故事的發展模式:開 端—發 展—高潮—結局。

通俗點說,這是一箇中國版“普羅米修斯盜火種”的故事。

袁公,天宮“祕書閣”執事。

他是一個小官,卻是整個天庭最酷的人。

他愛自由,愛知識,愛平等,愛生命。

袁公看守了天書整整三千年,卻從未曾被允許翻閱任何一本書。

於是,他趁玉帝赴瑤池聚會之際,偷看了那本寫着“天道無私,流傳後世”的《如意寶書》。

言之鑿鑿地說着“天道無私”,卻把書藏着鎖起來不讓人看,這袁公就不樂意了。

他不僅要看,還要把天書文字刻在雲夢山白雲洞的石壁上讓世人一起看。結果袁公就觸犯了天條,被罰終身看守石壁天書。

而在這之前,袁公已經將一枚仙鶴蛋放入了煉丹爐中。

後來,有三隻狐狸偷喫了煉丹爐中的仙藥幻化成人,並偷走了仙鶴蛋。

這蛋堅硬如石,打不破,摔不碎,還會發光。有一天,一個頭大腦袋圓的可愛小娃娃從蛋裏鑽了出來。

這孩子的名字也非常接地氣——蛋生。

他的頭上還有和袁公一模一樣的月牙印記。

看來,頭上有月牙的,除了包青天,還有這兩個“漏網之魚”。

蛋生一出殼,就遇到了一個老奶奶,開口就問人家要餅喫。

這個老奶奶也是“見多識廣”,看見一個大頭娃娃從蛋裏鑽出來慌亂了僅僅兩秒。接着就鎮定下來把自己的籃子裏臉大的大餅給了他,完全沒有疑惑爲啥這孩子剛生不來不喫奶偏要喫大餅。

這蛋生剛出來就目標明確,思路正常,並沒有向老奶奶跪下磕個頭找媽媽,而是喫完大餅一抹嘴就跑了,跑到那個刻有天書的洞裏。

半路上還遇到了袁公,在袁公的指導下,他順利拓印下了整本天書,並習得了其中的法術。

另一邊呢,那三隻狐狸自從修煉成人之後,正事不幹,坑蒙拐騙,裝成大仙,利用蝗災和村民的疾病獲取不義之財。

不過在他們的發財路上,蛋生始終是個“絆腳石”,處處拆穿他們。

於是,三隻狐狸就開始琢磨偷了那本天書,學個法術,樂呵樂呵。

蛋生還是年輕啊,防範不夠,被他們鑽了空子,偷了書。

狐狸精們得到天書後大鬧官府,三鬧皇宮,成了這官場上的名人和“大仙”,壓榨百姓。

這邊給官老爺變個大宅子,裏面塞滿了金子,那邊給皇帝小兒變了只鳳凰,哄得他笑聲不斷。

但蛋生也不是個喫奶的小孩(是個喫大餅的小孩),他迅速趕到,制服了狐狸精。

袁公也拿出了自己不知道從哪裏搞來的白色石鏡,奪回了天書,收走了三隻孽畜,將其壓死在了雲夢山下。

最終,因爲泄漏了天書,袁公還是被天庭抓走。

眼看着師傅離去,蛋生不禁哭了起來,袁公卻很平靜,只說:“我的心願已經了了。”

但被綁走的時候,他忍不住留下一句悠長的吶喊:“蛋生,你要好自爲之啊——”

蛋生,願你好自爲之,願你能夠心懷善意,能享有自由,能熱愛世間萬物,能將萬事萬物等一視之,願你在那漫長無邊的時間中,得到歡愉。

而我,會在三萬年的日夜中,在那高高的寂寞的高加索山脈上,在惡鷹啄食我的肝臟的時候,想起你。唯有你的快樂和自由,能讓我得到片刻的喘息。

好自爲之,這四個字的背後,是決絕,是永別,是難以割捨的割捨,是無能爲力的囑託。

心願了了嗎?

最熱愛自由的人沒了自由,最熱愛平等的人被強權壓迫,最喜愛生命的人不能見到孩子長大成人。

這難道就是天道嗎?

除了中國傳統四段式敘事結構,《天書奇譚》在各個方面都大量運用了中國的民族化元素:戲曲、剪紙、民間藝術、風俗習慣、皮影、雕刻等。

就拿人物形象設計來說,每個人物身上都有着濃厚的文化積累。

蛋生是傳統的中國“胖娃娃”形象,眼神明亮,性格活潑善良;

袁公是中國動漫當中悲壯人物的典型代表,他方形的臉上有着鮮紅的眉毛與鬍鬚,是影片中正義的代表;

三隻狐狸精的形象是片中京劇元素運用最突出的部分,它們主要有黑狐狸、粉狐狸、藍狐狸三個角色,是片中的主要反面人物。

在中國古典神怪小說中《廣異志》《太平廣記》《聊齋志異》《封神演義》等作品中都不乏狐狸精這一經典形象,在動畫電影《鐵扇公主》《金猴降妖》等作品中,狐狸精的形象也都是花了製作方大量功夫的。

爲了做出區分性,《天書奇譚》裏的三隻狐狸性格各異,十分有趣:黑狐狸老謀深算,粉狐狸臭美自戀,藍狐狸愚蠢呆滯。

其中每個狐精都代表着不同的臉譜角色:

年輕貌美的粉狐狸是京劇中花旦臉譜的畫法,依據粉狐狸的人物性格再加上花旦的妝容,能夠有效地幫助粉狐狸塑造角色形象;

而黑狐狸採用的則是形象的臉譜畫法,爲其勾畫了極細的眉毛;

藍狐狸是京劇中的小生形象,但除了衣服着裝和化妝外沒有一點像書生。

同時,縣官這一形象也根據京劇中的丑角做出了一定的調整。

爲了表現縣官陰險、狡詐、貪婪的人物性格,突出了其臉部中間位置的白色圖案與眉毛形狀。

除此之外,玉帝、雷神、風神、大小和尚、老婆婆、皇帝等形象,都有着相應的設計,有典可查,惟妙惟肖,細緻入微,文化底蘊深厚。

除了人物設計,影片將“吳門畫派”的手法貫穿於電影的每一個環節,創造出一個如詩如畫的古代江南景象。

片中的高山流水、重巒疊嶂、煙霧繚繞,古剎老廟、市井街道等,“淡妝濃抹總相宜”,獨具中國山水風光特色。

影片以山水繪畫風格爲基礎的同時,也融合了工藝美食繪畫式的場景構成,再加上汲取京劇臉譜特色的人物形象設計和設定,使得影片繼承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大膽創新,不拘一格。

同樣,在精良的繪畫製作背後,電影的配樂也維持在相應的高度。

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提到配樂,就要提到作曲家吳應炬。

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工作的三十餘年時間裏,吳應炬創作了近百部不同題材不同種類的電影配樂,《小蝌蚪找媽媽》和《大鬧天宮》等都是出自他手。

《天書奇譚》的音樂依舊延續了前兩者的“風格特點,但並沒有拘泥於此,創造性地將中國民族樂器,如牧笛、笙、簫、琵琶等,與鑼、鼓等打擊樂相結合。

更牛的是,片中還穿插了當時尚屬“先鋒”性的電子合成音響,如三隻狐妖幻化成人時,電子合成樂的應用就爲影片增添了一種鬼魅意蘊。

《天書奇譚》無論是劇本、人物設計、畫面造型還是配樂,都在保持中國民族特色核心的前提下,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用高超的技藝在中國動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即使在今天看來,這種製作水準也堪稱頂級。

但可惜的是,上世紀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爲首形成的“中國動畫學派”,隨着中國商業化大潮的衝擊漸趨銷聲匿跡。

美影廠與“中國動畫學派”這兩個概念,也逐漸隨着時間逝去了。

這幾年,美影廠雖然竭力修復和出續作,但大多都反應寥寥,市場評價乏善可陳。

當觀衆在讚頌過去時,不僅意味着對當下的失望,還是對未來的一種期許。肩膀早已經架好,就看我們自己能不能站上去了。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