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三月,有比較多的茶友來問熟茶產品的事,

茶友們主要是來問價格高一些的熟茶產品,應該主要是100到200區間的。

這幾年,在這個價格段得到市場認可的主要是熟魂系列和臻字餅系列,在前幾年的不斷小衆嘗試之後,也有了一定的收穫。

近期也會上架幾個高端的熟茶產品。

這幾月也上架了一些熟茶產品,主要是自己感覺性價比不錯的,

比如500克的大熟磚,但銷售量一般。

接下來,幾個1000克一份的磚,有點犯懶,這些茶本身賺也賺不了錢。乾脆能多便宜就多便宜點。小片小片的也不想動了,就大份的銷售,體現一下整體的價格優勢。

實話說,好像和我們的目標顧客沒對上。上面我們認爲性價比不錯的銷售效果不太好,大約也知道原因,主體來說,認爲的性價比不錯的,相對其它的很便宜的賣家,也沒便宜到那個點,這真是一個銷售難點。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目前沒多想定位方面的事,還是放着幾個自己認爲確實質量到價格都可以的品種,在熟茶的衛生控制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其它的就真的隨緣了。

熟茶產品價格要麼是很便宜的,便宜到10來元一餅,

要麼是涮單很猛的,一個鏈接千單是基數,

要麼是沒節操的,

要麼是傳統品牌的,其次再又看投入的資金情況

我們目前的熟茶營銷方式上沒有優勢可言,雖然我認爲,我自己的50元的大臻喬木王能比大品牌的價高一倍的料和區域更好。但確實沒用,從喝上來說,不容易喝出區別,從品牌溢價上,別人的更好。

我對面就是做便宜茶的鋪面,他們平時不開門,有十多人在倉庫發貨,開門店主要是他們有價格優勢的茶化石,碎銀子類產品,有人經銷或批發他們的產品時,開門做接待。有一回,我問他,給我喝點你們的便宜茶?他說,他們自己也不喝。

熟茶市場,茶商和茶友似乎感覺容易操作,

一、熟茶看起來品種簡單,沒山頭茶那麼複雜,

二、熟茶產品容易變形成其它的產品,包括小青柑,茶化石,還有一些各種茶飲。

但其實這是錯覺,簡單的其實最難做大市場,除非需要有領先優勢或時間積累,資源優勢,和以往的歷史優勢,與強力營銷也有很大的關係,然後慢慢建立自已的核心優勢。

進入傳統型的熟茶市場,沒那麼簡單。這所謂發酵,所謂技術的時代紅利期已過了很多年,應該不是主體的。更多的還是產品本身和行業特點上帶來的營銷不同上。

熟茶這個產品,本身相對生茶差異小。如果再往前說一步,是半工業化的產品。

和葡萄酒,白酒產業有一定的相似度。在葡萄酒,白酒上面。我們衆所周知,品牌廠家將高端市場和利潤拿走了一大部分。

小品牌酒的市場在不是消失,而是向上移了,移到了高端品牌上面。

很多雲南或其它省的小衆品牌酒淪爲10多20元一瓶的酒,比如什麼曾經的塞外茅臺什麼的,然後質量肯定大不如前,然後被老顧客罵着並拋棄着,然後消失。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商業鏈。

這些年觀察熟茶市場,也有說我們的茶相對其它品牌有優勢的,也有說沒有優勢的。

這些其實不太重要,重要的還是我們客觀的認清市場情況和自已的目標。

很多商家以爲熟茶的市場畫像和生茶的市場畫像重合度理論上很大,實際不大。

理解和接受這個過程需要不短的時候。

除非是,能喝明白熟茶的茶友,也能喝明白這個區別的茶友,也基本會尊重季節,茶區,生態海拔這些方面的茶友。這個時間的顧客畫像和生茶的顧客畫像有重合了。

分析一下自已的熟茶產品:

大臻的價格高的熟茶銷售得反而相對好,經常斷貨,也和量少有關。

前幾年做的一些價高的小几百的熟茶都銷售得了,包括前面的麻黑沱,老曼峨沱,或是一些易武的產品,熟魂系列。

靜下來品的話,熟茶其實很容易能區分得出不同。這個問題表面上是我們做得好,其實這說明了另外的一些沒做好的事。

朋友說,你可以專注做好這些好的熟茶就可以。這些意見是很容易被接受的。但我們相信我們的將來可以星辰大海,而不是早早的設限。還有一些定位是可以加強的。

太低端的,因爲我知道原料情況,自已也不喝,要麼是健康方面考慮,要麼是喝了實在沒多少內容。所以,實在沒有想增加投入精力做的意願,這裏集中了一些走量的網絡品牌。

我們人少,沒多少心理負擔,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嘗試和努力的事。

中端是傳統品牌的必爭之地。也是不能失去的領地,失去了也就整個的時代失去了。這個產品段的產品質量和內質都開始有所表現。

這幾年,我們也在慢慢的在這些產品上加大一些精力,質量,營銷費用上的投入。

需要認真考慮打磨產品上來。打容易,磨的過程需要不少時間、細節和耐心。

方向在心中了,再磨磨吧。算是一個真正尋找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