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郭沫若《李白與杜甫》爲何褒李貶杜,李白真強於杜甫?都是文化人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

文/板橋

唐朝的三位才子可以說都是赫赫有名,李白、杜甫以及李賀,當然唐朝作爲中國歷史中的盛世之一,還有很多有名的詩人。這三位算是唐朝詩人的代表了,三人風格不一,各有精彩之處。而李白和杜甫作爲“李杜”組合,一直以來就經常被人所比較,但是究竟孰強孰弱現在看來也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這裏就要說到近代史中的文學才子郭沫若,他也很喜歡李白和杜甫,並且在衡量二人文采水平時,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做《李白與杜甫》,這本書一經問世可以說是影響巨大,當時更是被稱爲“60年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並且這本書還是郭沫若的封筆之作,但是伴隨着讚譽之聲時也引來了很多爭議的呼聲,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這本書中郭沫若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表現出了“褒李貶杜”,在這本書裏,郭沫若詳細的把杜甫的詩拿出來進行分析和講解,其中《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等等經典之作,也都被郭沫若一一挑出毛病,並且全部翻譯成白話文,這對於杜甫這些詩歌進行解讀時,使用的也都是一些比較詼諧幽默的用詞,毫不留情的指出杜甫的詩歌字詞帶有階級色彩。

這本書全書下來,看過的人都能感受到郭沫若偏向李白的感覺,當然李白也是值得稱頌的,歷史上的杜甫也確實是李白的粉絲,杜甫自己都對李白頂禮膜拜。

可這並不意味着杜甫的才華真就低於李白,二者風格完全不同,李白是個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二人文采上各有千秋,又有什麼好比的呢?

也許郭沫若“褒李貶杜”也是出於時代背景,當時郭沫若在環境影響之下,對於杜甫詩詞內容表達的內容,可能有些封建階級性,對此郭沫若十分反感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相同,郭沫若和我們生活的時代不同,那時候的看法也如今的看法也不一致,畢竟文人之間的事情三言兩語也說不清楚,只能說你們都是文化人,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