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中,總有一些明星夫妻的感情令人羨慕,鄧超和孫儷便是其中一對。

25號晚上,孫儷發文上了熱搜。

大致內容是鄧超要出差,對兒子等等說以後自己要少出差,讓媽媽去,自己多在家陪陪孩子們。

本意是想和孩子撒個嬌,卻換來等等無情的說:“不不不,爸爸你的體質更適合出差,媽媽不適合,她適合在家裏待著。”

在觀衆的眼中,鄧超和孫儷不僅僅是明星,更像是一對活寶。

哪怕只是生活的一件小事,也能讓人感覺和有趣。

讓觀衆所喜歡的,不僅僅是他們在銀幕前所扮演的角色,而是他們在生活中的相處模式。

他們不需要刻意秀恩愛,而是在生活小事中,一不小心就撒了狗糧。

平等的家庭氛圍

在白玉蘭頒獎的時候,鄧超帶着兩個孩子迎接她。鄧超準備了一束白玉蘭,等等準備了一瓶水,妹妹寫了信。

孫儷是一個很負責任的演員,她的演技得到了觀衆的認可。但孫儷的成功,也離不開鄧超的支持。

鄧超會肯定孫儷,支持她的事業,讓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些男人會認爲,女人本應該在家裏相夫教子。女人的生活重心,應該在家庭。

當女人要出門工作,有自己興趣愛好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誰來照顧我,誰來照顧孩子?

這樣的想法,也很容易導致家庭地位的不平等。女人變成了附屬品,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在平等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愛。性格更爲開朗,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愛。

在不平等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也在潛移默化的被灌輸着“重男輕女”的思維。

男孩子容易變得自負,盲目地自信,不懂得尊重女生。女孩子容易變得自卑,對自己極其不自信。

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也會影響我們對另一半的期望,影響我們對未來婚姻的看法。

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師,看着原生家庭不幸福,孩子對自己婚姻,也不容易抱有樂觀的想法。

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延續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導致自己的孩子,也過着同樣的生活。

生活的儀式感

在孫儷生日的時候,鄧超親手爲她做了蛋糕,佈置了慶生場景。

等等寫了很多的祝福,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媽媽包了個紅包,妹妹畫了很多的畫送給媽媽。

慶祝生日,是一件說大也不大的事情,但恰恰能表現出一個人,對儀式感的看法。

儀式感是幸福生活的表現,只需要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讓自己和家人,感受到暖意。

有些人認爲,儀式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索性就不要什麼儀式感了。

如果完全沒有儀式感,生活也會顯得比較無趣。甚至會讓彼此認爲,他是不是不在意我了?

在鄧超和孫儷的相處中,也是會關注到儀式感這件事。所以他們的家庭,總讓人感覺愛意滿滿。

而他們的孩子,也是在愛當中逐漸成長的。

磨合和付出

在孫儷和鄧超結婚九週年的時候,孫儷發了回憶長文,記錄彼此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爲愛,鄧超不斷地在改變着自己。

鄧超是個夜貓子、無辣不歡、生活隨心沒有計劃,孫儷的生活習慣卻恰恰與他相反。

隨着彼此的磨合,鄧超也開始養生,飲食清淡、早睡早起、運動、自律。他爲了愛改變,爲了家庭改變。

在感情中,只有彼此真心相愛了,纔會在不知不覺當中,爲了彼此慢慢的改變自己。

這也是我們在感情當中,不斷地在磨合的過程,一個甜蜜的過程。

在家庭當中,我們不一定非要辯論出一個對和錯,也不一定非要按照誰的方式來生活。

磨合,不是誰遷就誰,也不是誰委曲求全。而是我們在相處過程中彼此各退一步,彼此都發生一點改變。

彼此傾聽對方的心聲,發自內心去認同、理解。朝着屬於我們兩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狀態,一點點地靠近。

感情需要磨合,需要經營,需要付出,這也都是相互的。

等等會用一種開玩笑的語氣,來表達出自己對爸爸鄧超的“嫌棄”。

並不是他不尊重自己的父親,而是因爲他在一個相對寬容、平等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他可以放心大膽地,和自己的爸爸開玩笑,不會遭受責罵。

而在生活中,很些父親扮演着“嚴父”的角色,不苟言笑。打擊式教育,沒有給過孩子鼓勵。不管孩子做的對還是錯,都會挑錯。

家庭教育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但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什麼樣的家庭,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你是在什麼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呢?

我是小熊議情感,分享貼心的情感小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或者有同感的話,期待可愛的您來點個贊。

如果對內容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見,歡迎你分享出自己的觀點,小熊虛心接受您的指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