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太湖湖畔,一個相當於42個足球場大小的綠色“地下城”——蘇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間項目日前正式建成,不僅刷新了全國已建成地下空間的單體規模記錄,也是全國首個獲得綠色建築三星標識認證的獨立式地下空間。這個可眺望湖面、可賞四季美景、可逛街打卡的奇妙空間,是由北京建設者匠心打造。

陽光透過橢圓形的水盤天窗,彷彿在人的頭頂映射出流動的水面,將波光粼粼的太湖景觀帶入眼底,令人即便身處城市中心也能感受到自然的靈動與神祕。第一次走進剛落成的蘇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間時,呈現在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眼前的便是這幅景緻。

蘇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間項目位於蘇州市吳中區境內,南端距太湖僅32米,佔地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整個地下空間分爲三層,其中,地下一層爲商業設施,地下二、三層爲停車場,地面局部還設有觀景平臺。

“這是一個將莊嚴的建築與柔美的自然有機融合的典範。”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團蘇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間項目負責人唐永福介紹,蘇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間採用“地下空間開發+軌道交通+地下管廊+周邊地塊地下連接+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六位一體的建設規劃,代表了目前國內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設計、建設的先進水平。建築設計上,通過設置下沉廣場與天窗,將太湖的自然景觀——光、風、綠色、天空、水引入地下,形成一個活力的城市客廳。交通設置上,以步行者和公共交通爲中心,通過地下連通道的形式與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地鐵站站廳層無縫對接,構建集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小汽車、自行車、步行等於一體的高效綜合交通體系。“地下三層共預留了34個對接口後期可與周邊地塊的地下室互聯互通,爲地下空間資源共享創造條件。”

在太湖湖畔建造一個30萬平方米的地下城,基坑就是頭一道難題。“剛來的時候,這裏還是一片荒地,蘆葦叢比平整場地用的推土機還要高,施工難度巨大。”項目經理劉向科介紹,整個場地是由太湖歷史上多次清淤的湖底流泥吹填而成,在湖畔軟土地層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深基坑施工,在國內尚屬首次。“鑽機都得站在用工字鋼鋪成的路基箱上方不往下陷,感覺就像在豆腐裏打樁。”

除了已建成的地下空間中單體規模最大之外,蘇州吳中太湖新城地下空間同時獲得了綠色建築三星標識認證,這也是工程師們第一次打造出如此綠色的“地下城”。“未來,這裏的屋頂能發電,路面能‘喝水’,熱量可回收,污水能再利用。”唐永福說,按照設計時的估算,建築節能率能達到72.5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