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是因爲美國人向其投下了戰略性武器原子彈,恐嚇住了它那顆燥熱的心,如果當時日本非常的頑強,堅持他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不願意投降,堅持到底,他最後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呢?

日本的每一個城市,我估計都會變成廢墟。在美國對日本扔下第二顆原子彈的時候就跟他們說,如果日本在不投降,就對日本扔原子彈雨。其實這是嚇唬日本,當時美國在45年緊急的研製出原子彈,其實當時產出2顆原子彈已經是極限。

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原子彈,他以爲生產原子彈跟生產炸彈那麼容易。不過對日本持續的轟炸是非常有可能的,在之前日本的許多城市由於美國的轟炸已經不成樣子了,在說蘇聯的加入也會對日本進行不間斷的轟炸,那麼日本的所有城市離着廢墟不遠了。

之前在菜葉網瞭解過相關的資料,從太平洋戰爭開始,美軍就開始對日本的海運發起襲擊,日本在戰時戰前總共擁有一千多萬噸的船隻,但是戰時被擊沉883萬噸,戰爭結束時僅剩150萬噸,絕大多數還是被炸傷不能出海。

戰爭末期,日本僅能將剩餘的船舶用於維持朝鮮半島的補給(東南亞恰巧是戰時日本重要的糧食來源)。1945年春季,美軍發動了歷史上最有名的封鎖戰:飢餓戰役。

美國早就策劃好對日本的轟炸和怎麼癱瘓日本農業的計劃了,比如對全日本噴灑落葉劑就可以毀掉日本的農業了。

1945年8月比1945年3月,下關海峽運輸量下降98%,幾乎完全中斷,而瀨戶內海也只能通行機帆船之類的小型船隻。在這四個半月中進口物資下降90%,維持戰爭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糧食等戰略物資供應近乎中斷;軍工企業由於原料斷絕,紛紛停產或關閉;

日軍大批飛機、艦艇由於燃料極度缺乏而被迫停飛、停航,直接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由於航運中斷,250萬噸大米堆積在朝鮮港口,而日本國內的糧食供應卻極其困難,因爲要優先保證軍隊需要,廣大平民糧食配給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終日在飢餓線上苦苦掙扎。

估計到時候日本國內就會連喫的都沒有了,那麼會不會出現人喫人的現象呢?真說不定。

而且日本戰線拉的太長,樹敵過多,幾乎戰領了亞州,又挑起了太平洋戰爭。國內人力物力資源已基本耗盡。隨着歐洲戰場,德國法西斯的潰敗,中,俄,美,英,法等國聯手對付日本,所以日本戰敗或投降,只是時間問題,也許是半年或更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