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志愿军们不惧炮火,将爱国热血化为前行动力,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70年后的今天为志愿军入朝70周年,被寄予厚望的《金刚川》正式上映。

《金刚川》3月立项、8月开拍、10月上映。让不少人对这部电影有一定担忧,三个导演风格是否统一?赶工期拍出的电影影响影片质量?但看完片子发现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电影《金刚川》的背景发生在金城战役,1953年7月打响,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规模最大的阵地攻坚战。

金城战役打响后,军用后勤物资需要运到前线。金刚川便是必经之地,河面宽60米,水流湍急。河上原来有一座大桥,却被美军用飞机狂轰滥炸,彻底废了。没有了桥,就等于切断了前线部队的生命线。工兵连临危受命要在这里架起载重桥,并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

而对广大观众而言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诚如导演管虎所言:“这次的故事切口小,但观照大。”

1

独辟蹊径的“三一律”结构

《金刚川》遵循了古典戏剧理论的“三一律”,同一时间同一场景同一故事,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讲述,最后一幕是戏剧高潮。这不免让大家想到了同为战争片的《敦刻尔克》。

但《金刚川》的三重视角不同于《敦刻尔克》式“一月一天一小时三线交叉剪辑时空”制造新时空观念的海陆空视角,而是用三个视角讲着同一个故事,是完全平行的一个状态。

三位导演,分别代表这场战斗中的三种身份,让观众以三个不同的视角去经历这场战斗:造桥的步兵、炸桥的敌军以及护桥的炮兵。

三方视角让影片立体丰满。

尽管是一部时间很紧,紧锣密鼓制作的影片,但《金刚川》却比之诸多战争大片丝毫不差。

步兵视角让人动容。大部队来到金刚川附近,即将前往金城参加大决战,步兵正在忙碌准备着,他们就是工兵连的战士,负责保证大部队按时到达。然而敌人的侦察机不断,给他们带来麻烦。炸弹、榴弹、燃烧弹,不断被敌军炸毁的桥,工兵连毫无畏惧,冒着敌人的炮火一次次修补着。

生死早已被他们抛却脑后,对他们而言,把桥修好,在所不惜。

敌军视角令人唏嘘。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中美实力的巨大悬殊。美军的飞机在头顶盘旋,飞行员产生了疑惑,半个小时前才刚轰炸完,怎么一转眼的功夫桥又被修好?

美军飞行员看着飞机下方尸横遍野的修罗场,被深深地震撼到,我们也从他眼中看见了不忍,他一遍遍轰炸的,毕竟是活生生的人。电影借美军之口感慨:“我知道你们虽然不信神,但你们创造出了神迹。”

敌方视角的引入,在整个华语战争电影中都是少见的。在敌军的视角下,战争的残酷也更加凸显。

炮兵视角是全片着墨最多的一部分,最为悲壮。面对敌方的侦察机,在弹药不足、火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执行连长下达的命令不能交叉作业暴露目标,这几乎毫无胜算。

面对疯狂的敌机,能打到敌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暴露出来成为敌机的靶子,为了掩护大部队,炮兵们义无反顾地点燃了火堆。黑夜当空,炮台成为敌机的靶子,炮兵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在敌机开火瞄准我方开火的一刹那,同归于尽。

正是他们的义举为后来的大部队争取过桥的时间。

2

每一个牺牲,都有价值

敌人的轰炸愈发猛烈,上千枚炮弹在志愿军战士们的身旁爆炸,桥一次次被炸断,志愿军一次次地抢修,就这样,在经历了连续多次修复之后。三幕视角讲述完毕,视角交叠在了一起,故事来到了最后一幕:B29轰炸机来到了金刚川上空,开始轰炸。

主角至此已经全部壮烈牺牲,然而“奇迹”发生了。镜头借着美军轰炸机飞行员的眼睛由远及近推到我们面前,原来余下的志愿军们跳入水中以身为桩,以肩为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人桥。彻底保障了金刚川上的水路通道。给身处最前线的战士,输送了救命的炮弹与武器。

于是,在敌人铺天盖地的炮火中;在《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的插曲)的钢琴背景乐中;在战士们奋勇向前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战友之间那种最为深厚的友谊,也正是因为此,成为了该片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本片最悲壮的一幕。

管虎导演在采访中也曾表示:“我觉得每一个牺牲其实都有价值,何况这种保家卫国的战争。片中主人公其实面对的并不是真的敌人,全是空中来袭,随时的袭击,所有的人都死去了。为的就是一个目标!这种牺牲我觉得价值特别大,是非常动人的,是不被常人看得见的牺牲。”

历史上这场金城战役,前后经过了15天,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同年7月,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美军高层曾感叹: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然而,金刚川只是整个战役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事实上,还有千千万万的志愿军像他们一样,无谓生死前赴后继地奔向前线。

3

一点遗憾

当然在赞美英雄的同时,电影在主题上的表达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一来,作为主旋律电影,还是希望主创照顾一下低龄观众,不应该让血腥成为常态,一是要照顾低龄观众。二来,希望主创不易形成固定思维,认为战争片就要渲染战争的残酷,进而忽视对人性阴暗面、战争遗留问题的深入挖掘。我们在肯定牺牲的价值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合理地质疑一下牺牲的意义呢?

如今金刚川桥依然屹立在金刚川之上,在见证着战争的胜利的同时,让我们也更加渴望和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英雄们的功绩写进史册。历史,由人筑造。时代岁月在变迁,英雄从来没有“退场”,他们的精神永远鲜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