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正式從師範學校畢業,放棄留校任助理教師的機會,李必春一頭扎進了貴州大山中的鄉村小學,成爲一名英語教師,在講臺上一站便是27年。

2017年,李必春到壩場小學任教,一同“帶來”的還有遠在大洋彼岸的北美外教老師。

在全校唯一一間配備了投影儀的多媒體教室裏,不到20個高年級學生坐在屏幕前第一次見到了外國人,教室窗戶的欄杆外則擠滿了一、二年級孩子好奇的圍觀。從當地的“老大難”科目,到全年級英語平均分超過70進入縣城學校,改變正在慢慢發生。

唯一的英語老師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這是一個兩點之間實際距離遠遠大於直線距離的高原山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老屯鄉的壩場小學坐落在山窩裏,距離縣城18公里,不論走哪條路出去都至少要一個多小時。

2017年臺江縣實行教育移民,集中分散的生源和師資到縣城統一接受義務教育,壩場小學五六年級一同被併入縣城三小。但爲了方便更年幼的孩子能夠就地入學,壩場小學仍保留了一到四年級的四個教學班和一個混齡幼兒班,學生總數77人,全校幾乎都是留守兒童。

“壩場村地處偏僻,能進縣城的老師都不願意留下,但這裏需要一個英語老師,於是我來了。”2017年,李必春此前所在的排羊縣中學也併入縣城,她選擇來到壩場小學,成爲這裏唯一的英語老師,同時還兼顧學生的音樂課、地方課以及幼兒班手工輔導。

出生在偏遠苗寨,李必春幼年經歷坎坷,通過社會捐助完成學業,並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進師範學校,想要幫助更多貧困學生接受教育的信念讓她選擇留在村小,也讓她成爲了2016年“馬雲鄉村教師獎”獲得者之一。

村小主動求變

對於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來說,英語算是苗、漢之外的第三語言,沒有語言環境加上地處偏僻教育設施條件不完善,想要做到學以致用很難。來到壩場村的第一年,李必春就通過馬雲公益基金會的推薦申報了VIPKID鄉村公益英語課項目,一根網線、一塊屏幕背後,來自北美的英語老師成爲了李必春的線上“搭檔”。

2017年9月19號,壩場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通過投影上了第一堂英文外教課,雖然聽不太懂,但老師在屏幕裏說什麼,孩子們就跟着重複什麼,李必春在課後會用漢語再強調這些英文含義是什麼。

2018年10月18號第四十一堂英文課,從前只會跟讀的學生們開始踊躍舉手回答問題,交流和對話變得不再困難。

三年來,壩場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學期內每週會進行一節在線互動英語課程,課件由VIPKID教研專家團隊根據中國鄉村學生實際的英語學習條件和水平,基於教育部英語教學新課標和現行英語教材獨立研發。

據VIPKID公益項目負責人介紹,針對鄉村的課程內容在設計更突出“聽說能力”和“興趣視野”的培養拓展,通過設置兒歌、口語、繪本、閱讀等課程體系,強化學生與外教的直接交流和互動。“這樣的課程設計,充分照顧到了國內不同地區、不同教材版本之間的差異,讓課堂的適應性和有效性更佳。”

“在山旮旯裏的孩子能有這麼個應用語言的平臺很難得。”在李必春看來,“線上網絡雙師課堂,是我在線下教學的補充和催化劑,一邊學一邊做一邊用,最後內化成自己的英語知識,雖然一週只有一節,但也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興趣和能量。當然,未來能有更多優質的網課內容持續走進村小也是我們的願望。”

六個學期過去,外教英語課和李必春的堅持讓壩場村的“老大難”學科翻了身。

據李必春瞭解,英語曾是全校最弱科目,“以前考試別說紅分了,及格都寥寥無幾。我剛進校時看到他們的期末試卷,最高79分最低5分。”如今有穩定的老師、線上線下的鞏固練習配合,壩場小學升入縣城學校的孩子們英語平均成績能到71分,“最主要是孩子們學得開心,願意學,外教課堂有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

推動教育普惠的發展難以一蹴而就,網課的進駐和普及有望幫助和壩場小學一樣分散在各村落的教學點提升教學水平。

當然,在現實執行層面要解決的問題是多變而複雜的,不論是硬件配置情況還是村小教師授課水平、網絡操作的熟練度,每一個變量都影響着公益課程項目的推進效果,這是一項需要多方配合並不斷調整改進的長期工作。

負責人指出,“在項目開展中,我們收到較多的反饋就是學校加入項目和課堂起始的時間點不同,傳統的’直線式’課程安排不能滿足學校的實際需要,學校希望增強自主性,希望公益課堂的開展能更好地與學校的現行教學活動相匹配。”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VIPKID公益項目團隊研發了“中教自主選課系統”,按照課程類型、課程難度、課程主題三個維度,將500餘節都打上“標籤”,學校可以對照學生的英語能力,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並讓資源與學校現行的教學計劃匹配,達到輔助教學、拓展資源的目標。

走出大山的“引路人”

對於壩場小學的孩子來說,李必春既是老師也是家長,她堅持留在村小是希望幫助更多留守兒童走出大山,而來自北美的外國老師,也提前讓孩子們有了和外界接觸的機會。“考好了英語我想去旅遊,再教我的弟弟妹妹英語”,有學生對着鏡頭說出了自己的未來規劃。

隨着VIPKID鄉村公益英語課堂項目的深入,截至目前已有1000所鄉村學校持續開展了8個學期、每週1-3節的免費在線英語課,累計覆蓋學生超50000人。

老師端的情況則更復雜一些,目前村小中既有李必春一樣具備英語教學能力的老師,也存在部分學校沒有專職英語老師、老師不會操作電腦設備等情況。

很多鄉村教師反饋希望項目中增加對教師英語能力的培訓,但因爲資源和團隊配置等原因,VIPKID方面表示目前暫時還不能開展大規模針對教師的專項培訓。通過觀摩和模仿外教的授課過程改進自身教學方式,是發生在目前鄉村教師身上的明顯改變,而網課的開展對訓練老師們把信息技術作爲教學輔助手段也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據前述負責人透露,接下來VIPKID鄉村公益英語課堂項目將重點推進三個方面:

一是嘗試探索開展中外教手牽手培訓行動,利用線上平臺和外教資源,面向鄉村教師提供公益培訓支持,着重幫助他們提升在教學方法、教學理論、課堂組織和資源應用等方面的能力。

二是打磨鄉村公益英語課堂項目體系,深耕服務模式和課程資源,爲現有參與項目的學校提供更多樣化的高質量內容,更好的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爲效果評估提供助力。

三是豐富和創新項目實施方案,根據互動形式、投入資源量、服務環節的特定配置,結合不同類型學校的需求,在落地中融入更多可能性,形成差異化的鄉村英語資源階梯。

在推進教育普惠與公平的道路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發揮自己的力量。而學英語的興趣就像一顆火種,在李必春們的指引下照亮了更多村小孩子看世界的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