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縣政務服務中心增派過來的駐村幹部,最近工作壓力有點大,除了要承擔本身的駐村扶貧工作之外,週末還要完成40多家貧困戶的走訪任務,我的體力和腦力實在是跟不上啊。”2020年3月14日,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在姑開鄉開展監督檢查時,駐村幹部彭良泰倒起了“苦水”。

爲進一步壓實幫扶責任,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今年初納雍縣政府曾發文要求每個縣直部門都抽派不少於50%的人員駐村定點幫扶,彭良泰正是被派來定點幫扶的幹部。

“根據文件要求,今年新派的駐村幹部主要負責所駐村脫貧攻堅的全面工作,原則上不再分配貧困戶的包保任務,爲什麼抽派過來的駐村幹部還會有這麼多貧困戶需要走訪呢?”帶着這樣的疑惑,檢查組繼續深入瞭解情況,發現縣扶貧辦的一份文件中規定抽派駐村幹部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負責本部門幹部職工在村結對幫扶包保任務”。

“這樣的要求與縣政府的文件精神不符,”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袁靚認爲,“很多駐村幹部既要負責村裏的扶貧工作,又要承擔本部門所有包保貧困戶的走訪任務,這與縣裏抽派駐村幹部全面抓好村裏脫貧攻堅工作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情況摸清之後,袁靚又陷入了思考,既然是有部門文件規定,紀委就不能對縣扶貧辦安排抽派幹部的額外工作進行直接糾正,該如何協調減輕幹部負擔就成了一個難題。經過深思熟慮,縣紀委於3月25日向分管扶貧辦的縣委領導“點對點”送達了《監督工作提示單》,在指出文件規定存在問題的同時,建議分管部門加強與縣委、縣政府的請示彙報和溝通協調,確保決策部署、文件要求有效銜接。

接到提示單後,縣領導當晚就針對提示的問題召集會議研究,最終統一協調了對駐村幫扶幹部與結對幫扶幹部的責任劃分,明確了原單位的結對幫扶關係不變,留在縣直部門的幹部仍然要完成幫扶對應貧困戶的任務,直到脫貧工作結束。

“工作明確之後,我的扶貧任務得到了細化,包保的內容比之前更少,但更加細緻了,我可以全面瞭解村民的需求,更好地爲每一戶謀發展。”彭良泰說。

圖爲本刊記者採訪駐村幹部。【第一書記特寫】做通思路 打通道路

“前兩天聽說王書記不回去了,真是太好了,我們捨不得他啊。”記者跟隨王朝雲來到火把村村民張學倫家中走訪時,這位苗族老伯緊緊握住記者的手,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激動地說。

原來,前不久王朝雲放棄了回縣紀委監委的機會,再次選擇堅守駐村第一書記的崗位,而這已經是王朝雲紮根火把村的第4個年頭。

2017年3月,納雍縣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副科級紀檢監察專員王朝雲被派到姑開鄉火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火把村時,王朝雲就發現村裏道路不暢,不僅影響羣衆生活出行,更制約全村經濟發展。王朝雲帶領村“兩委”,搶抓2017年下半年全縣實施通村通組路建設的大好時機,規劃上報共計20餘公里的4條通村公路及8個村民組的通組路等。

規劃上報期間,王朝雲一面奔波於鄉鎮交通管理站和縣交通局,遞交材料、瞭解進程;一面帶頭組織村中黨員到被修路佔用土地的村民家中做好溝通,以便後期工作順利開展。

回憶起當時勸說村民同意修路,潘懷應一家令王朝雲記憶深刻。60多歲的潘老漢固執地認爲佔地修路會破壞自家風水,堅決不籤同意書。

面對羣衆的不理解,王朝雲沒有立刻拉開架勢上“思想政治課”,而是多方面瞭解潘老漢家庭情況,尋找突破口。功夫不負有心人,得知潘老漢最疼小孫子後,王朝雲和他聊起了孫子的成長和未來,修了公路孫子纔有機會更多地接觸外界的先進知識,不修公路未來孫子仍將處於貧困的環境。一番解釋之後,潘懷應恍然大悟,徹底破解了封建迷信的思想束縛,潘家不僅簽下了同意書,在規劃獲批之後,更帶頭出人出力支持通村通組路的修建。

2018年中旬,火把村通村通組路順利竣工,老百姓去縣城趕集的時間大大縮短,往返一趟能節省近4個小時。(馬直辰)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0年第20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