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生名將不必多讀書

後世所有的史書,都在大寫特寫高平之戰,因爲這是趙匡胤第一次在戰場上嶄露頭角,但其實高平之戰更是柴榮一戰成名的地方,正是高平之戰,讓柴榮徹底坐穩了皇帝的寶座。

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期待這一戰,但想來想去還是感覺這一戰非常難寫,難寫不是因爲史料太少,相反關於高平之戰,因爲是太祖皇帝的起點,所以史料相比去其他事件,一點也不少。

他之所以難寫,主要是因爲他涉及到對趙匡胤的一個態度,那就是長久以來我心中的一個疑問,趙匡胤打仗,到底是不是個天才。

單純的寫武將,其實很好寫,戰鬥背景加代入感強的場景,這就是一篇很好的寫武將的文章,無論是誇還是損,一個武將的評價標準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戰鬥的勝負。

人類儘管長相上都差不多,當然這個差不多是從別的生物的角度來看我們,同樣的都是兩個肩膀扛着一個腦袋,兩個眼睛下一個嘴巴,有人鼻子高點有人鼻子矮一點,有人眼睛大一點有人眼睛大一點,但這種大小高矮的差距,跟其他生物比起來,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比如說大象的鼻子,跟大象鼻子比起來,人類鼻子高度的差異,完全可以被忽略,正是因爲人類的外貌特徵差異如此之小,以至於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雞湯,同樣是兩個肩膀上扛一個腦袋,他能做成的事,你也能做成。

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毒的雞湯,不知道坑害了多少人,因爲人之所以爲人,在於他那與體型嚴重不相稱的大腦,在這個看起來差不多的驅殼下,藏着的是一個差異巨大的大腦。

這種差異有多大,如果非要比較的話,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比人跟豬之間的差距還要大,千萬不要認爲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因爲這個世界上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着一種人,這種人不分種族性別年齡信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天才。

儘管數量極其稀少,但的確是有,比如霍去病就是打仗的頂級天才,他的舅舅衛青就不算頂級的天才,因爲他們根本不是一種人。

衛青是那種,無論從人生軌跡還是從努力程度而言,你努努力再加上點機遇,還是可以模仿一下的,但是霍去病不一樣,他明確說過,打仗從來不讀什麼兵法,那些他用不到,事實上他也從來不需要學習兵法,但打仗就是一把好手,這就叫天才。

天才是你完全無法模仿和學習,用孔子的說法就是那種生而知之的人,曾經見有人推薦費曼學習法,我看看都想笑,費曼這種天才需要學習嗎,你所見到的費曼取得的所有成就,根本就是你學不來的。

那麼多人你不學,非要去學習費曼,你除了自取其辱不會得到任何東西,霍去病,高斯,費曼都屬於天才,而且是屬於人類歷史上頂級的天才。

那麼問題來了,趙匡胤到底算不算天才呢,那就讓我們站在高平的戰場上來看一看這場,讓兩個皇帝都成名的高平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

(11)高平是個好地方

柴榮作爲皇上,是公認的五代時期,戰功最爲顯赫的皇帝,如果不是王峻的一直壓制,柴榮的實力應當早就爆發出來,但很可惜,郭威時代擁有超強戰鬥力的柴榮,卻一直被當做是太子,按照繼位的流程一直被雪藏,連帶着跟着他的趙匡胤也一直沒有機會建功立業。

這段往事前面已經說過,就不多做重複,新君剛繼位,北漢的劉崇就聯合契丹人,大舉進攻後周,當了皇帝的柴榮,此刻完全是把自己當做是後周的第一將軍,衝鋒陷陣殺敵於前,是像火一樣的柴榮心裏想的唯一事情。

可能是被憋得太久了,柴榮像發了瘋一樣,主動痛擊敢於來犯的北漢和契丹聯軍,但是當馬不停蹄的由皇帝親率的先頭部隊到達高平這個地方的時候,所有人都傻眼了,他們被包圍了。

御駕親征可不是開玩笑,但柴榮沒把自己當皇帝,他覺得自己此刻就是一個將軍,他們是追擊後漢部隊的時候,鑽進了劉崇的包圍圈,平心而論劉崇並不是個草包,但他這次碰到的是柴榮,他完全想不到,自己這一仗居然會失敗。

如果我們回到那時的戰場,作爲後周士兵,我們看到的是這個樣子,對面滿山遍野都是敵人,北漢人分成了三個方陣,東邊的是北漢先鋒張元徽,西邊的是楊袞率領的契丹人,中間坐着的是北漢皇帝劉崇。

北漢皇帝自將中軍,坐鎮中央,近四萬的人馬就那麼靜悄悄地站在那裏,目光冰冷地看着後周人送上門來,劉崇以爲自己勝券在握,面對這樣的場景,對面的部隊除了被屠殺,幾乎被人任何翻盤的可能了。

後漢軍隊也嚴陣以待,同樣也是三路,雙方最先接觸的是東邊的部隊,讓柴榮驚訝的是,東邊的部隊不但一觸即潰,而且還傳來了高喊萬歲的聲音。

五代以來,亂自下做,士兵譁變成了家常便飯,此刻戰場上這一幕,是大家都覺的後周敗定了,沒啥好打了,乾脆投降算了。

整個戰場右翼徹底崩潰,李崇冷靜的看着,他知道自己離勝利又近了一步,郭威的話尚且有些懼怕,你柴榮一個黃口小兒,看來今天是註定要把你父親郭威的英明,折在這高平了。

戰場大亂,就在劉崇想象着勝利果實如何甜美的時候,柴榮證明了,什麼叫猛將,他策馬直接殺向劉崇,是的此時的柴榮心裏只有一個念頭,殺死劉崇。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這是歷來猛將的標準,柴榮殺了過去,所有人都看呆了,一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戰場上的氣勢突然有所轉移。

但這遠遠不夠,此時趙匡胤終於出場了,跟着郭威學,跟着柴榮學,第一次出場,趙匡胤就展示出自己不凡的一面,在後周軍隊亂作一團的時候,趙匡胤穿過重重人羣,找到了中軍大將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

據有些史料記載,此戰之後,張永德就被趙匡胤的人格魅力折服了,儘管趙匡胤當時只不過是個下級軍官,但是卻對戰場看的很清楚,而且還敢於直接命令張永德。

將軍,你馬上帶人向左衝上高坡,向敵人放箭,我帶人衝向右翼,我們還有機會,說這話的時候,他們的皇帝已經衝了出去,一語驚醒夢中人,張永德立馬聽從了趙匡胤的話,迅速部署,後周軍隊還有機會。

柴榮很幸運,因爲背後有趙匡胤,歷史上面對敵人,毫不畏懼衝鋒陷陣的將軍很多,但最終能否取得勝利,還要看自己背後能否給予有力支援。

二戰時期,巴頓將軍是出了名的猛將,他就經常搞大冒進大突擊,衝過去把敵人切成兩半,這樣的勇猛中國人也有,比如說張自忠將軍,打仗也是勇猛無比。

但巴頓衝擊敵人陣地,那時把敵人切割,因爲他後面有強大的後援,張自忠將軍同樣衝入敵人陣地,但結局卻是被包圍。

戰場上勇氣是很重要的,但並不是戰爭勝負的唯一因素,柴榮衝了出去,如果沒有趙匡胤,他很快會陷入重重包圍,哪怕他是萬人敵,最終也會體力不支。

但有了趙匡胤的支持和部署,衝鋒陷陣直指劉崇的柴榮,這樣不要命的衝鋒纔有意義,眼看着馬上要勝利,突然就眼睜睜的看着,柴榮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後周軍隊也沒有敗退的跡象,就在柴榮距劉崇越來越近的時候, 劉崇慫了。

當時劉崇60歲,無數的經驗告訴他,跑是最佳的策略,只要能保住性命,一切皆有可能,於是劉崇明智的選擇了跑,他這一跑,引發了一連串反應,後周軍隊沒有崩潰,相反北漢軍隊崩潰了,短段時間內攻守易主,畫風突變北漢軍隊成了一羣待宰的羔羊。

(12)另一個起點

冷兵器時代就是這樣,士氣非常重要,一旦部隊沒了士氣,勝負在瞬間就會發生轉換,在劉崇慫了的一瞬間,這場戰鬥的勝敗就已經開始轉移了。

敗了也就敗了,以劉崇60歲的年紀,他知道一場戰鬥的勝負是不過是暫時的,只要稍微修整一下,馬上就能捲土重來。

但柴榮完全沒有給他機會,一直帶兵追擊,可憐的劉崇完全沒有喘息的機會,就這樣一直追到了太原城下。

這可算是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本來想趁着後周新皇帝剛繼位,來一個摟草打兔子,沒想到不但損失了不少部隊,還讓後周的軍隊打到家門口了。

但劉崇也並不是完全就是一個傻瓜,他的想法還是對的,只要能跑回老家就沒事了,事實證明,太原城給了劉崇最堅實的保護,直到許多年後宋太宗才徹底攻破這座北方最大的城池。

柴榮玩命一樣的追擊,終於看到了劉崇的老巢,但他也很快意識到,這本就是一次冒險的追擊,在沒有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這次太原城是不可能攻破的。

在太原城下,趙匡胤似乎表現的比柴榮更加不要命,他玩命似的往城門那裏進攻,像是受到了某種感召一樣,一定要摸一下太原的城門。

趙匡胤比較乾脆,直接在城門處發了一把火,縱馬飛奔就要衝進去,但很快就被太原城的箭給射了回來,改朝換代太原寧死不降,敢直接稱帝,劉崇最大的依靠就是這堅如磐石的太原城。

密密麻麻的箭雨讓趙匡胤左臂中了一箭,但他絲毫不在意,正當他準備再次衝鋒的時候,柴榮拉住了他,因爲他現在更需要趙匡胤去做別的事情。

高平一戰,柴榮作爲一名將軍,表現出的狀態已經足以威震天下了,但是在追擊的過程中,他很快就變回了皇帝的角色。

在張永德狠狠的描述了趙匡胤在高平一戰的作用之後,痛定思痛的柴榮決心幹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定要有自己最堅實的班底,戰場的譁變讓柴榮意識到了擁有一支絕對聽命於自己的部隊,是多麼的重要。

於是柴榮安排趙匡胤做了殿前司都虞侯,更爲重要的事,柴榮給了趙匡胤一個任務,選拔一批可靠的人進入殿前司。

這是趙匡胤的另一個隱祕的起點,升任殿前司都虞侯,讓趙匡胤進入了後周高級軍官系列,但這僅僅是表面,柴榮交給趙匡胤的任務,選拔人才進入殿前司,這纔是高平之戰後,趙匡胤騰飛的真正起點。

選人進入禁軍,這讓趙匡胤有了自己的私人班底,選拔人才這種事,歷來都是形成自己個人勢力的絕佳機會,趙匡胤的名單中有下列這些人:

羅彥環、郭、田重進、潘美、米信、張瓊、王彥升

如果你感覺到有些眼熟,那就對了,翻開《宋史》他們的傳記都是排在前面幾個的,歷史給了趙匡胤一次機會,從此他就開始一飛沖天。

柴榮有了趙匡胤,趙匡胤有了私人班底,當一切妥當之後,一場大戲就要拉開序幕,趙匡胤也終於要開始完成自己的名將之路,而此時趙匡胤不過才28歲,一場又一場跟着東征西討正在等着他。

後周穩了,但周邊國家開始瑟瑟發抖了,作爲實力並不是絕對優勢的後周,將如何開展一步步的行動,來實現自己統一計劃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