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夜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是我們常常形容部隊營房未變,新兵來老兵去的人員變化。當然,在軍營之中,這種規律不僅適用於士兵身上,同樣服役的武器裝備也會面臨壽命到期或是更新換代的情況。隨着現代化裝備的快速發展,軍隊中的武器汰換速度同樣加快,更多適應時代的裝備列裝就意味着老裝備的落幕,伴隨着的是退役報廢武器數量的不斷增多,在此情況下,這些裝備該何去何從就成了問題。事實上,各個國家都面臨着這個問題,大家的處理方式也都可圈可點。

首先要提的便是擁有着龐大裝備庫的俄羅斯,說到俄羅斯很多人便會想到大量的蘇聯武器墳場。實際上,在繼承蘇聯遺產的背景下,俄羅斯退役的武器隊伍變得越發龐大。以早已退役的T62坦克爲例,俄羅斯近年來將部分T62重新“啓封”,再次交付現役部隊,儘管T62已經停產40餘年,並在2013年全部退役,但在俄羅斯儲存大量重型武器的經驗下,退役的T62被以及其科學的方式儲備了起來,並沒有扔在以往的武器墳場中被風吹雨打,所以退役的T62以及部分的輔助車輛還能發揮餘熱。

其次要提的便是美國,美國的武器裝備是世界公認最爲先進的,更新換代也相當頻繁。以美軍首架隱形戰機F117爲例,在隱形轟炸機B-2,隱形戰鬥機F22,F35的相繼開發之下,F177已經退出戰鬥序列十餘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曾經最爲美軍青睞的戰機並沒有送往美國各大洲設立的沙漠戰機墳場中,而是被美軍送往了軍事試驗場。在此期間,F117還是會定期地進行保養試飛任務,將其保持爲一種後備力量的存在。此外,美軍的諸多退役戰機如F15,F16在退役之後甚至會改型換面,F15近年來推出的F15X就是典型的代表,而F16也被重新定型爲 QF-16, 用來搭載無人駕駛系統,同樣能爲美軍帶來戰略價值。

最後要提的便是我國對退役裝備的處理,在“退伍”裝備處理了,我國有自己獨特的方式。空軍方面一般會設立專門儲存和修繕各類退役戰機的地方,而“飛機氣相封存技術”便是我軍自主研發的戰機封存技術,在使用不透光,不接觸氧氣的情況下,將退役戰機機身用特製材料覆蓋,最後集中存在,進入一種“冬眠”模式。在陸軍方面,大量的退役59式坦克還被改裝成新型的駕駛教練車,在外部殼體不變的情況下,將內部裝備換新,同樣能完成訓練坦克學員的任務,而一些退役的火炮便被改裝爲固定的火力點,設置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繼續發光發熱。

綜合來看,各個國家對退役武器的處理方式是不盡相同,但都是根據裝備發展的實際情況調整的,在不浪費武器使用的情況下,儘量將退役武器的餘熱發揮出來都是各國所期望的。當然,這就產生了一些其它的處理方式,例如將自己汰換的武器賣給一些軍事基礎薄弱、仍需發展軍工的裝備落後國家;將退役武器作爲試驗標靶,進行實戰打擊演練;以及存放於博物館和愛國教育基地度過餘生,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歸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