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努力都不會徒勞無益,哪怕日拱一卒,也是在默默催動生命的飛輪。

文 / 巴九靈(微信公衆號:吳曉波頻道)

一夜之間,“打工人”爆紅網絡,打工人語錄鋪天蓋地。

人們紛紛用自嘲對抗集體焦慮,“只要我足夠努力,老闆很快就能過上他想要的生活!”“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打工纔是!”“我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熬夜、上班與累”……

與此同時,“最強打工人”薇婭、李佳琦在今年天貓“雙11”預售中再次刷新戰績。知瓜數據顯示,10月20日晚,兩人直播間銷售額均超30億,相加近78億。

憑什麼直播網紅日進斗金,而你奮鬥六七年房貸剛剛還完客廳?

別急着醞釀新的打工人語錄,先看看李佳琦和薇婭背後的付出。

從當天下午6點半開播至第二天凌晨2點,李佳琦需要滔滔不絕地講7個半小時。而他在成爲人氣博主之前的兩年裏,每天要花4個小時選品,每晚8點15分準時開播。因爲常年直播,甚至患上了支氣管炎。而李佳琦去年一年仍然直播了389場。

關於薇婭,我們還應該知道她作爲“黃薇”的歲月。2008年,黃薇從西安一家僅有十幾平米的小店開始創業,在創業低谷,她一度賣掉房子,四處借債。

一個人的奮鬥史離不開長期主義精神加持,一個國家的發展亦然。

1

中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0年超越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用了32年。

2019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達28.1%,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企業多達133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

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躍居全球首位。

有人說中國用4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200年的工業化道路,以至於哈佛大學前校長勞倫斯·薩默斯把中國崛起看作20世紀頭等重要事件。

然而,大國之崛起如同巨木之長成,一棵大樹枝葉有多繁茂,根系就要有多發達。

40年對於一個國家是很短的時段,中國經濟迅速膨脹,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成果。由小變大之後還要由大變強,那些需要時間沉澱的核心競爭力,無法用“拉進度條”解決。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以來,中國高速成長的“欠賬”暴露無遺,在許多關鍵領域,均陷入“卡脖子”的窘境。

2

10月22日,華爲發佈了全新Mate 40系列手機,這場發佈會可謂喜憂參半。

喜的是Mate 40全系搭載麒麟9000 5G SoC芯片,這是首批採用5納米制程製作的手機芯片。

憂的是該芯片仍然由臺積電代工,受制於美國的芯片禁令,現在臺積電已不再生產,餘承東在發佈會上坦言“華爲現在處在非常艱難的時刻”。

Mate 40發佈後,各大銷售平臺幾乎瞬間告罄,坊間猜測“華爲惜售”,很可能是因爲芯片存量有限,無法提供足夠的貨源。

據芯片調研機構Isaiah Research預估,麒麟9000的庫存不會多於2000萬片,按照市場需求,維持到2021年已是勉強。這種狀況完全無法支撐華爲手機的銷量,僅僅今年上半年發佈的P40單一型號銷量都可能突破2500萬臺。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芯片的緊俏催生了中國“芯騙”企業的泛濫。

截至2020年9月1日,全國今年新設半導體企業6021家,另有9335家企業臨時轉產。全國21個省份上馬的半導體項目已超140個,總投資額超過3000億元。

芯片企業如過江之鯽,卻不乏濫竽充數者。目前,江蘇、四川、湖北、貴州及陝西共有6個百億級半導體項目停擺,其餘皮包公司、跑路老闆、劣質產品不計其數。

明星企業走馬燈般上場,轉眼又統統作鳥獸散。任正非痛陳:

做芯片不是捏泥丸,我們需要正視和許多發達國家之間的科技差距,既要仰望天空,也得腳踏實地。如果一味地喊口號,到了最後,也許就是一個彩色的泡沫。

3

不獨芯片產業,在高檔數控機牀、基礎製造裝備、航空發動機等領域中外差距依舊明顯,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培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何從追趕者變爲領跑者,我們的近鄰日本就是中國的一面鏡子。在產業轉型升級這條賽道上,日本是少數幾個成功進入國際第一梯隊的選手。

1968年起,日本曾高居世界經濟第二大國長達42年之久。日本工業化的道路比之中國也要沉穩一些。

日本商業調查公司“帝國數據庫”的報告中提到,到2019年8月,日本超過100年曆史的企業達34944家。而中國的百年品牌只有:六必居、張小泉、同仁堂、陳李濟和王老吉等,區區十餘個。

此外,日本企業平均壽命是58年,全球第一。相比之下,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而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

日本企業的長壽讓它們得以慢慢打磨產品,把時間的價值注入其中。“日本製造”的代表松下索尼、三菱、豐田等老牌企業,無不經歷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積累,所以至今仍有品質一流的光環。

4

如果說中國企業推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日本則企業多有“一生一事”的執念,認準了一件事,就把該挖1釐米的地方挖個10米深。

專注極致不只是廣爲人知的大品牌,一些罕爲人知的“隱形冠軍”企業同樣有着對細分市場的癡迷,對於時間價值的虔誠體認。

米思米,一家供應工廠自動化零件及工廠消耗品的企業,自2003年進入中國大陸,年均33%的增長率保持了14年。

這家創立於1963年的企業,能夠以微米爲單位定製零部件尺寸,產品多達800垓(1兆的800億倍)種。

50多年來,米思米像編寫行業辭典一樣,有意識地統一梳理、制定產品型號,年復一年更新着產品目錄。

日積月累,友商越來越多地使用米思米制定的產品型號,以至於它的產品型號變成了行業通行的標準。

另一方面,這家極富耐心的企業對於客戶的時間又是分秒必爭,它提出“高品質、低成本、短交貨期”的QCT運營模式(Quality Cost Time)。得益於產品的標準化,設計生產週期極大縮減。

比如定位栓一類產品,設計圖紙多達幾百種,米思米將其改造爲兩款標準化產品。

現在,部分定製零部件商品,最快1天就能出貨。

“50年”與“1天”,時間的價值在米思米身上呈現出獨特的張力,構成了奇異的平衡。看似矛盾的特質,卻讓不起眼的零部件有了溫度,米思米是在“最小製造單位”的支點上撬動製造業的無限可能。

走訪米思米的南通工廠,幾位工人向小巴介紹起五花八門的產品不無興奮,當長久的用心轉化爲優質產品,參與者從容而自信,製造業也在變得性感。

5

吳曉波老師曾說:“每一件與衆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爲前提的,要麼是血,要麼是汗,要麼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

一個國家是這樣,一國的產業如此,每個“打工人”的奮鬥又何嘗不是?

也許經過這麼多年經濟高速增長,尤其過去二十年,畸形發展的房地產造就了無數一夜暴富神話,中國人習慣了立竿見影,指望着等待下一個風口,讓自己投身一場脫胎換骨的改變。

其實,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爲時間的朋友。所有努力都不會徒勞無益,哪怕日拱一卒,也是在默默催動生命的飛輪。

作者| 毛洺|當值編輯 | 張文龍

責任編輯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