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和平 通訊員 黃明明)“昨天我組的羅孝和同志從海南迴院,說我院在海南工作人員還缺乏一些生活物質,主要是油、豆類,現特派我組張健、郭桂生二同志前來貴場請求支援,請你大力協助解決爲盼!”

這是一封寫於1975年1月31日的簡短書信,寫信人爲袁隆平,收信人爲諶海豐,是袁隆平在安江農校的學生。今年初,該書信由諶海豐女兒諶建雲捐獻給了隆平水稻博物館。近日,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的2020湖南(金秋)文物博覽會上,該書信作爲國家一級文物獲評湖南文物保護利用創新發展優秀文物徵集與捐贈優秀案例。

科研小組生活物資告急袁隆平寫信求助

作爲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有着“雜交水稻之父”之譽的袁隆平院士,從1964年便開始研究雜交水稻。到1970年,他最先發現了水稻雄性不育株,並提出通過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來利用雜種優勢的設想。

記者瞭解到,爲了加快研究雜交制種技術速度,考慮氣候,當時的湖南省革委會決定成立研究領導小組,提出了“夏長沙、秋南寧、冬海南”的計劃。也就是說冬季去海南開展雜交制種技術攻關,這是與季節賽跑。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物資極度匱乏。1975年冬天,雜交制種技術攻關科研小組正在海南育種試驗,育種實驗田遠離城鎮,生活物資很難保障。據隆平水稻博物館黨組書記孫中華介紹,那時每次出門,小組成員會從家裏帶一些臘肉、臘香腸。羅孝和是當時小組管伙食的會計,從老家帶來的臘肉,都由他小心翼翼保管着。海南的氣溫高,臘肉到海南之後每天都會滴油,肉的重量就減輕了。眼看着臘肉日漸“消瘦”,他着急地向袁隆平報告:“袁老師,今天又減少了二兩!”袁隆平笑着回答說:“臘肉滴油,分量自然就少了。”

實驗日復一日在海南進行着,科研小組生活卻遇到了新的困難,食用油等物資即將斷檔,廚房馬上就要揭不開鍋了。1975年1月30日,從海南輾轉回到長沙後,羅孝和將科研小組生活遇到的困難隨即報告了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工作的袁隆平。獲悉該情況,袁隆平想起了在安江農校畢業的一位學生——諶海豐。其時諶海豐在常德津市涔澹農場農科所任所長,該農場爲勞改所農場,物資相對充裕。於是袁隆平提筆向諶海豐寫了這封求助信,希望能得到油、豆類基本生活物質的支持。

鑑定爲國家一級文物明年設專櫃展出

袁隆平的求助信發出後,諶海豐不久便收到了這封信。“當時諶海豐正在休假,收到信後,立刻上報給了農場黨委。”孫中華說,涔澹農場黨委領導非常重視,經過開會研究後,迅速調撥了油、豆類等物資,還殺了兩頭豬醃成臘肉,交給袁隆平派來的兩位同志帶走。

3年前,在隆平水稻博物館開展的文物徵集活動中, 時任館長的孫中華獲悉諶海豐仍保留着袁隆平院士這封書信,便多次與諶海豐及其親屬聯繫,並邀請其女兒諶建雲於2018年10月參觀了隆平水稻博物館,爭取其支持,此後通過微信一直與其保持緊密聯繫。

在2019年12月去世前,諶海豐懷着對袁隆平院士的無比敬仰之情,叮囑女兒女婿將該書信無償捐贈給隆平水稻博物館。今年1月8日一大早,帶着囑託,諶建雲和丈夫王正清特意從常德驅車趕到隆平水稻博物館,將袁隆平院士給諶海豐的信以及諶海豐的安江農校畢業證等物品,無償捐贈給隆平水稻博物館予以館藏。

“袁隆平院士平時很少寫信,寫給諶海豐的書信原件能徵集進館彌足珍貴。”孫中華告訴記者,今年7月,經省、市文物專家鑑定,該書信被鑑定爲國家一級文物,有力地證明了雜交水稻科研之路的艱辛與不易,充分體現了雜交水稻科研團隊矢志不渝、攻堅克難的科學精神。明年,隆平水稻博物館將設專櫃展出袁隆平院士寫給諶海豐的這封書信,並作爲弘揚隆平精神重要實物開發精品黨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