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廷再一次陷入了新的困境之中。這次不比先前(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這次清廷不僅要解決東南沿海的防禦問題,還要應對沙俄對新疆的侵略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失去了主意的清廷選擇讓朝野上下的大臣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並由清廷進行最終裁定。如此,便引發了持續半年之久的"海防與塞防之爭"。

自然風光極好的新疆李鴻章主張"海防論",堅持放棄新疆

在清廷向羣臣廣泛徵求意見之後,李鴻章便提出了他的主張:主張海防而捨棄塞防,即所謂的"海防論"。在李鴻章的戰略構想中,將日本對清帝國的威脅提高到了沙俄對清帝國的威脅之上。也就是說,日本比沙俄要更加危險。對此,海南師範大學歷史系的史振卿教授和肖凱鍵碩士在《近代化格局中李鴻章的政治生涯轉折——"塞海兩防"辯論》一文中曾經提到:···日本一心謀劃入侵中國,日本若強大,則可讓中國失去高麗,屆時東三省和直隸山東皆受影響,京師也會受到嚴重威脅。雖然西方列強對中國均存在有威脅,如俄於新疆,英於緬甸,法于越南,但這相對於日本帶來的威脅是較小的。

重視海防而輕塞防的李鴻章

李鴻章之所以選擇放棄新疆,主張強化東南沿海的防禦,想來還應有其他兩個原因:

其一,通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李鴻章已經意識到清廷無法全面維護帝國的統一。既然如此,那麼就不如選擇維護相對"重要"的地區。東南沿海不僅是清廷每年的稅收要地,而且還是開展洋務運動的"橋頭堡"。一旦東南沿海再度遭到戰火,清廷想要中興帝國的目標似乎就再也無法達成了。

其二,此時的李鴻章尚且認爲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源自於"列強從水上而來"。對於陸地作戰,李鴻章及清廷仍抱有一絲幻想:認爲陸軍仍可以應付傳統意義上的陸戰;而東南沿海的陸海防備力量,才應當得到重點強化。但帝國的國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索性不如棄新疆而保東南。

清帝國疆域示意圖王文韶主張"塞防論",要求收復新疆

此時的李鴻章雖然風頭正盛,且頗得封建統治者的信任和青睞,但朝野上下仍有許多人對李鴻章的主張十分不滿,並持以反對態度。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則是時任湖南巡撫的王文韶。在王文韶看來,李鴻章因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已經對西方列強的軍隊產生了恐懼心理。爲此,李鴻章纔會建議清廷舍新疆而保東南。

王文韶進一步提出,應當暫時擱置東南沿海事務,並集結全國力量全力西征,將沙俄在西北地區的勢力徹底根除出去。如此,列強自然也不敢輕易威脅東南沿海地區。

重塞防而輕海防的王文韶

很明顯,王文韶的主張是極不可取的。鞏固塞防固然無錯,但是要"集結全國之力"去鞏固西北塞防,這本身就是一種"顧頭不顧尾"的極端行爲。一旦清廷真的按照王文韶的建議去做,想來清帝國的覆滅之日就在眼前了。不過清廷對於"塞防論"卻十分感興趣,至少比李鴻章的"海防論"要更感興趣一些。

清廷之所以會支持王文韶及其"塞防論"的觀點,主要是認爲東南沿海的危機尚且還未發生。換句話說,東南沿海存在着潛在的危機;而西北邊境則已經爆發了嚴重的危機。如此,應當着重應付已經發生的危機。基於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清廷尚且不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並且在治國理政之時還抱有一絲僥倖心理,這對帝國的長遠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左宗棠取長補短,要求海防與塞防並重

在李鴻章和王文韶因"海防"和"塞防"問題爭執不休之時,左宗棠向清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左宗棠認爲,無論是海岸線還是陸上邊境線,都是清廷應當重點維護的對象之一。新疆雖然遠離內地,且經濟基礎也不及沿海和許多內地城市,但這不代表清廷就可以將其放棄。不管怎麼說,新疆都是清帝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維持新疆和內地的聯繫,那便是在維護統一的大格局。同時,堅持維持對新疆的封建統治,也是在與沙俄進行着激烈的鬥爭。

鎮守西北地區的清軍

左宗棠的觀點從表面看似乎有些"投機取巧",即將李鴻章和王文韶的觀點捏合在了一起,但是事實證明左宗棠的選擇是正確的。新疆雖然因與京師過遠而難以控制,但一旦清廷徹底失去對新疆的控制,那麼沙俄就會趁機而入,並以新疆爲跳板進一步侵襲內地。不僅如此,沙俄的勢力也會同步滲透進入蒙古之內。

一旦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麼清帝國在西北方及北方的封建統治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動。如果此時列強自東南沿海再次發動入侵,縱使清廷以全國之力敵之,恐怕也會因西北和北方不穩而再度遭遇失敗。而這次失敗,而很有可能直接將清帝國推向滅亡的深淵。

肩負起收復新疆重任的左宗棠

李鴻章的"海防論"和王文韶的"塞防論"雖然看上去都十分極端(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二人都過分重視海防和塞防了),但這也映射出了當時清廷所面臨的困境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當朝野上下出現了"捨棄一方而保另一方"的極端觀點和思想時,這便意味着清廷已經對自身力量極度不自信。在封建統治者和許多文武大臣看來,集全國之力防禦西北或東南沿海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更不要提保衛整個帝國了。

在這種朝野上下遍佈消極情緒和態度的情況下,左宗棠能夠提出二者兼備的觀點並承擔起收復新疆的任務,這就已經是難得之舉了。尤其是他"抬棺入疆"的事蹟,更是極大提升了清廷的自信,間接起到了延長清帝國國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近代化格局中李鴻章的政治生涯轉折——"塞海兩防"辯論》史振卿、肖凱鍵著

【2】《洋務思潮勃興與近代海防論的發展》,戚其章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