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名創優品正式把淘寶特價版當成了對手。

儘管雙方之間其實是一場不對稱戰爭。

但名創優品的日子,卻依然會變得難過……

狼來了!!!

10月27日,名創優品在廣州召開了一場以“美好生活,平價質造”爲主題的品質戰略發佈會。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葉國富一開場便坦露了自己近期的兩大擔憂:一是不久前爆發的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事件;第二個,則是來勢洶洶的阿里“1元店”。

前者是近憂,而對於葉國富來說,來自阿里的1元店,也不再是遠慮。

10月15日,名創優品在紐交所敲鐘上市,但葉國富並不輕鬆。

在媒體報道中,葉國富一方面認可,阿里1元店與名創優品在爲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產品這件事上是相同的,但他也表示兩者的商業模式並不一樣。

“我們跟這些電商平臺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即用戶直連製造)商業模式不一樣。名創是自有品牌,C2M是給予賦能的一個平臺,或者C2M叫沒有品牌。那麼,不同點在於,我們長期專注於消費者、洞察需求,而他們(是基於)消費者需求嫁接的高敏捷、高效的供應鏈。“葉國富說。

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商業模式並不重要,高品質低價格纔是體驗的全部。

所指向的友商,其實是淘寶特價版。

日前,淘寶特價版發佈了線下“1元店”計劃。

拼完拼多多,再轉戰線下

“1元店”的貨品來自120萬產業帶商家,相當一部分商品以1元的價格出售,淘寶方面給出的計劃爲3年內拓展1000家“1元店”。而線下“1元店”是淘寶特價版“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

除了1元店,淘寶也在近期推出了“1元更香節”,多達1億件商品以1元包郵的工廠價直銷。

這樣高規格進軍線下的策略,使得整個淘寶特價版的對陣對象,從過去走五環外電商的線上十元店拼多多,一下子又添上了線下走精品十元店的名創優品。

2018年3月上線的淘寶特價版,一開始的對手就是拼多多。

以“9.9元包郵”的低價商品佔領下沉市場,成爲了特價版初期的策略,但打法凌亂、戰果不佳。

但在今年,淘寶特價版打出了翻身仗。

618大促期間,淘寶特價版就曾在特定專區試水1元包郵活動。阿里數據顯示,僅6月15日一天,淘寶特價版的新註冊用戶就超過了100萬。此外,618期間,淘寶特價版上C2M商品訂單量也同比增長超過5倍。

再戰成功後,淘寶特價版也在擴大戰果,進軍線下,走一元店路線,成爲了它的新謀劃。

葉國富的擔心不可避免,但雙方的對陣卻可能是一場不對稱戰爭。

不對稱的線下攻防戰

不對稱並非雙方的戰力不對稱,而是雙方的主攻方向並不對稱。

在媒體和書樂的交流中,貧道反覆敘述了一個觀點,即雙方的主戰場其實不太重疊。

雙方的進擊點還是一樣,即讓高品質的東西便宜賣了,通過社區級的店鋪,直接和用戶對上話。

但阿里的降維則切入點依然不同,較之名創優品有選擇的在部分品類上進行品牌升維、價格降維,形成十元也有精品的自營風格。

阿里的降維則會是基於產業帶商家,形成更多特色日用雜貨的覆蓋。

在此基礎上,一元店的走向也可以明確,即更多日用雜貨,甚至各色五金。

區別於名創優品在電子產品和家居用品上的深耕,阿里的一元店,應該也必須更加偏重於生活日常的高消耗品,從而加速流動。

這種降維,不在於形成所謂的統一的品牌,而是形成購買日雜去一元店的消費習慣。而其所要碾壓的,既非越來越IP化的名創優品,也不是在五環外謀生的拼多多,而是正在從街頭逐步消失的日雜店和正在大賣場裏存在、質量不穩定的日用百貨。

換句話說,名創優品切入的其實是用戶的癢點,其商品並非用戶必須,而價格則讓用戶有所期待,從而其本身作爲日用百貨的一種附屬(耳機、音箱、香薰等),就大賣了。

阿里的一元店則想要用產業鏈的力量,切入用戶的痛點,其商品就是“耗材”,用戶日常要用,線下卻來越不容易買到,同時網購量小不划算的日雜五金,最終讓阿里一直想切入而不得的線下市場,被撬開一個豁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