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康熙後期,九子奪嫡可謂是越演越烈,派系之間已然不顧兄弟情分,這成了老康熙所頭疼的事務,也使得老康熙對於子女的看法發生了重大改變。事實上,到了最後,在爭鬥的也就是四阿哥、八阿哥以及十四阿哥,而這也隨着四阿哥雍正的上臺宣告“競爭”的結束。

然而,奪嫡事務是結束了,風波鬧騰開了也就不好收場,在歷史上這類失敗者所要承受往往不僅僅只是自身的落寞,更有着殺身之禍。

也正是如此,八爺一派將希望寄託在了聯手旗主王爺恢復八王議政的事務上,這使得雍正初年的日子也不大穩固,總之奪嫡風波還在繼續。

九子奪嫡個個是精明,雍正自然也明白自身的處境還遠沒有達到控制朝局的地步,在初年對於八爺一派還是頗爲“重用”的,八爺胤禩便被封爲了廉親王總理事務大臣。

事實上,這裏邊的門門道道都一清二楚,然而該擺出來的架勢還是得有的,私底下的憂慮自然地放到私底下討論,此刻的八爺胤禩應當做的便是大擺筵席慶賀,這才合乎“規矩”。

不過,廉親王福晉郭絡羅氏卻是個心直口快的主,這也實實在在踐行了禍從口出的道理,悲劇已然埋下。在大擺筵席如此值得“高興”的日子裏,郭絡羅氏公然表示“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可真是掃興,最重要的是又成了此後雍正整治的把柄。

也正是如此,郭絡羅氏沒幾天便被休掉,福晉的名號也被摘除,可謂是禍到臨頭,而這只是個開始。郭絡羅氏可不是普通人家出身,甚至於八爺都要倚靠着其家族勢力,因此府中話語權一度認爲在八福晉手中而非八爺。

郭絡羅氏自幼便失去了雙親,打小就住在外祖父安親王嶽樂府邸,可謂是嬌生慣養。也正是由於從小沒了雙親,外祖父一家更是格外疼愛郭絡羅氏,這也使得郭絡羅氏養成了傲慢任性的性格。

在早前,康熙是十分疼愛八阿哥的,畢竟此時九子奪嫡的徵兆尚未顯現,而八阿哥也表現出了謙恭溫順的樣子來,因此才爲其選擇了這一門不錯的婚姻。

我們也知道,康熙後期八爺一派成了奪嫡的主力,自然老康熙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由恩寵轉爲了忌憚,相應的也就不滿八福晉的驕縱。老康熙曾經斥責八福晉郭絡羅氏不遵德化、毫無修養,乃是悍婦妒妻,這自然也與八爺子嗣稀少有着很大緣故,此後更是被雍正引爲“經典”。

九子奪嫡乃康熙後期最爲兇險的,而八福晉的被休便是如此,無非是爲了側面打擊廉親王罷了。或許這郭絡羅氏也非心直口快,畢竟此中的兇險有目共睹,對於廉親王以及自身的未來已然不抱希望,自然也就沒必要軟性子相待。

因此,在接到雍正命令廉親王休妻的旨意,郭絡羅氏施展了最後一把潑辣,毫無懼色的憤然離去。此番過後,郭絡羅氏被進一步整治,身死道消不算,更是被徹徹底底的挫骨揚灰。

結語:

事實上,雍正的勝利便代表了廉親王的失敗,而這是沒有退路可言的,對於此前富貴榮華的人家來說,被圈禁無異於折磨,更何況是一場看不到出路的圈禁。事實上,八爺與八福晉感情是真真切切的,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不然雍正也不會特意下旨道“不可令其往來潛通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