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寶鈔從洪武八年(1375年)發行起,其使用價值迅速下跌,最終變成一張廢紙。究其原因,主要有:國家基於財政開支所需,沒有進行合理的發行量控制,且沒有建立一套屬於大明寶鈔的發行制度。

大明寶鈔只是依賴政府的信用爲基礎,而未有建立準備金制度,是農商社會穩定性的違背與破壞這幾個方面。因此,寶鈔與銅錢、白銀之爭也是政府與市場的博弈。儘管正統以後紙鈔逐漸廢棄,但在明初卻爲國家統一與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持,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大明寶鈔的行用與制度缺陷

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大明寶鈔

明朝建立不久,政府便想遵照宋、元以來的傳統,發行紙幣,作爲法幣流通。明太祖遂於洪武七年(1374年),設寶鈔提舉司一職,負責統籌印行紙幣。"明年(洪武八年(1375年))始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以桑攘爲料,其制方,高一尺,廣六寸,質青色,外爲龍紋花欄。大明寶鈔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

鈔票的正上方有龍形花欄的橫題,題爲"大明通行寶鈔"。欄內上方的兩旁以篆文書寫,一邊寫着"大明寶鈔",另一邊則有"天下通行"的字樣。其中紙幣的下端寫着"中書省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相通行使用,僞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的字樣。政府規定每一貫鈔能當做銅錢1000文使用,又或者可以換成白銀一兩,而每四貫鈔則可對兌黃金一兩。

2、"鈔錢雙軌"的制度實行

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下令,禁止民間以金銀及實物交易,凡是違反者皆被治罪,而告發者則以原告交易之物品作爲搞賞。洪武十年(1378年),朝廷宣佈實行"鈔錢雙軌"的制度,而且還鑄造小面額的銅幣,並願意歷代銅錢與大明寶鈔一起在市場上使用。

根據政府的設計,百姓100文以上的交易,應需要使用大明寶鈔,而100文以下則會用銅錢。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政府又加發小面值的紙幣,分別有10文、20文、30文、40文、50文等五種。後來,由於禁用金、銀政策的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明政府又分別於洪武十三年等期間重申這一項政策。

3、紙幣制度不可克服性的本身缺陷

在國家政治權力強制執行下,大明寶鈔的流通實際上是有了一個短期的穩定時間,史籍載雲:"明初,鈔甚通行。"大明寶鈔流通的穩定時期大約維持了約二十年左右,由於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有限性條件,以及以財政爲中心的明代國家貨幣制度中紙幣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性的缺陷,大明寶鈔發行不久,就發生了貶值。

且自發行起始,不到20年的時間,價值就已經降低至原來的二成,而且一直下跌不止。宣德以後,大明寶鈔更低至一貫只能鈔兌10文銅錢的水平,及弘治時賜鈔三千貫不過四文錢而已。大明寶鈔自英宗以後,鈔值慘跌,急轉直下,終成廢紙。

二、探析大明寶鈔失敗崩潰的原因

1、對發行量沒有合理的控制

明代國家基於財政開支所需,不控制發行量,無限制濫發。從貨幣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紙幣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其發行、流通必需仰賴經濟發展達到足夠充分的狀態。在明朝建國初期,大明寶鈔的發行,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立足於社會經濟與商品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而是出於國家財政的考慮。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迫於軍事需求,所有的軍事行動,與物質賞賜鼓勵是密不可分的,士氣的振作,勝利者的稿勞等等,都是非常必要。對多次大規模軍事行動進行賞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舉措。而當時明代國家的全年貨幣發行總力卻相當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明代國家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發行不兌換性紙幣以滿足財政開支需求與緩解財政危機。

所以甚至也可以說大明寶鈔是爲滿足軍事性開支的需求而發行的一種不兌現性紙幣,而不是基於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商品經濟對貨幣的真正需求。

2、發行大明寶鈔制度的不完善

朱元璋過分自信權力,明政府沒有制定一套系統的發行大明寶鈔的制度,而主要是透過皇帝賞賜、政府開支和救濟的形式,作爲主要的發行渠道。按照經濟學中的"合理預期假說",當人們預知或估計政府將持續大量發行該貨幣時,公衆會預期貨幣的購買力即將下跌,結果必然會引致物價持續上脹,若情況長期持續,則會引致經濟混亂,公衆自然對該貨幣失去信心。

明代的情況正如此。到了15世紀早期,寶鈔的通貨膨脹出現失控,並且價值開始不斷下降,雖然明政府爲了增加市場對大明寶鈔的需求,在其它稅務、官方收費上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但並沒有達到通貨緊縮的作用。因爲政府雖然增加了紙幣的收入,但又通過各種渠道流出,其結果只是起到令大明寶鈔在市場的流通速度減慢的作用,而並沒有減少,所以只會徒勞無功。

3、農商社會穩定性的違背與破壞

明代並沒有沿着元代的準備金制度並加以發展,單方面依據政府信用來維持,並且有禁止民間使用金的想法,而銀及銅作爲貨幣就用來起到鞏固寶鈔的作用,使寶鈔成爲單一本位,於是也導致僞大明寶鈔充斥其間,破壞了貨幣流通領域的正常秩序,這加速破壞了人民對大明寶鈔的信心。

產生的最嚴重的負面效應是國家在紙幣一事上的信用度降低,給未來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況且銀與銅錢在市場上的自然競爭力也是降低了寶鈔的接受度。中國很早就開始使用銅錢,金銀也有流通,實物交換更是很早就有。

可以說,銅錢與金銀在中國古代農商社會中一直有很高的市場信譽度。但是,明政府爲了強制發行寶鈔,禁止銅錢、金銀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中國古代農商社會的穩定性,違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

三、大明寶鈔在明初推行的原因以及積極意義

1、大明寶鈔措施的發行緣由

對於此次幣制變動的原因,史書亦有記載。《明史·食貨志五》認爲是明初鑄錢銅料緊缺,商民用錢不便的緣故,"《明實錄》卷九十八亦有相似記載,也強調銅料之不足與便利商民,但都未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實際上,明初統治者是害怕百姓大規模聚集在一起,像元末因"開河"而聚集大批窮苦百姓一樣,引發農民大起義,危及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所以並不願意大規模動用人力開採銅礦。

在元順帝北逃帶走大量金銀財貨、銀銅缺乏的情況下,爲增加財政收入,明初統治者既不願大規模地開採銅礦,又不想造成擾民的事實,而且又要貫徹休養生息的政策,那只有採取發行紙鈔的措施了,且如果說明朝僅僅因爲商民交易不便而變更幣制,那也是說不通的。

2、明初幣制改革爲解決財政問題提供捷徑

宋代商品經濟發達,在流通領域產生了紙幣—"交子"、"會子",元代紙鈔更是廣爲所用,對社會的經濟有着深遠影響。但宋元兩朝統治者都是有着發鈔無度的特點,所以其弊端也是毫無疑問的,尤其是元末統治者"開河變鈔",紙鈔更是失信於民。

元末明初,紙鈔漸漸退出流通領域,但到洪武八年(137),明朝政府進行幣制改革,開始發行紙鈔,確立了以紙鈔爲主、銅錢爲輔的貨幣制度,並一直維持到正統年間。但是明初幣制改革並不在於缺乏銅料,也非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而是明王朝出於財政考慮的一項強制性措施。

在明初戰爭破壞、百業待興的局面下,明朝政府爲穩定大局,實行輕搖薄賦的休養生息政策,政府財力不能不受到影響,正是洪武八年的幣制改革,爲明朝政府解決財政問題提供了捷徑。

3、推動國家統一與建設的積極作用

明初統治者恢復紙鈔流通制度,主要是從政府財政角度考慮的,着眼於解決明初的財政困難。從製造成本上講,紙鈔遠較銅錢爲優。鑄幣成本太高,到萬曆時仍然是"兩京銅價大高,鑄錢得不償費",想來明初鑄幣費用亦不小。與之相比,鈔料就廉價得多,大明寶鈔由中央政府用桑皮紙印製發行,節省了大量稀缺的銅料。

明王朝通過印製紙鈔,可以廉價地斂取鉅額錢財,以應付明初的各項事業。事實亦是如此,政府支出用鈔主要應用於軍費、賞賜、等等費用上面,也包括販濟災民等情況,例如大明寶鈔爲明軍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持,保障了明初平定割據殘餘和成祖北征的順利。一定程度上大明寶鈔在明初國家統一與建設中也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小結

明朝政府通過幣制改革,掌握了紙鈔發行權,大量發行紙鈔,用於各項開支。寶鈔作爲信用貨幣要想在市場中流通,必須擁有雄厚的發行準備金和自主防範風險的能力。但是,明政府在發行寶鈔時,依靠的是統治者自身權威以及政府信用作爲保證,更多的是把寶鈔作爲一種解決財政困難、控制稅源的統治工具,而非讓寶鈔維持作爲貨幣在市場上自由競爭、自由發展的能力。

不過當時明初幣制改革主要是從政府財政角度出發的,而不是明初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一定程度上它爲明初國家統一與建設也是提供了重要的財政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