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妈妈

当我看到把玩具弄的到处都是的时候,我真的忍不住发火了。

我在厨房忙着做辅食,孩子就跟在屁股后面哭着喊妈妈,我想让自己平静一下,可最后还是忍不住发火。

当我看到卷子上的42分时,我感觉我的血压直线上升。

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那些年里,总有无数个瞬间我们忍不住内心的怒火,继而将怒火转化为吼叫。

孙俪也在说:连摄影师都夸我声音变大了,还不是带孩子这几年练出来的!

难怪一些男人会说:原来挺温柔安静的一个人,有了孩子之后突然变成大嗓门了?一点都不温柔可爱了。

虽然这话听起来不舒服,但是事实,都知道总是吼孩子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可是就是忍不住会吼,该怎么办呢?

你为什么吼孩子?

在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你会不会想这个问题?或许你只是以为孩子很可恶,孩子很讨厌,这是个熊孩子。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妈之所以会吼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孩子淘气,而是因为你对孩子行为的无能为力,孩子比你弱小,你只好用吼来达到目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说的话孩子完全认真听了,并且照做了,你还会生气怒吼吗?所以吼孩子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双方的问题。

为什么吼孩子会有效果?

孩子不听话,吼一次就好了,如果不行就两次。

似乎吼完之后确实挺有成效,毕竟那个刚才还在大喊大叫的孩子此时安静了下来。可是这个效果只是暂时的而已。从长远来看,吼孩子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让你以后更加难以约束孩子的行为。

如果一开始你就采取吼叫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按照你的想法来,后期孩子会对这种方式变得麻木,而且他并不会认为你说的是对的,只是因为你比他强大而已。

很多父母说:这孩子特别皮,我们怎么训都不听!

也有父母动手打的,可效果依然不好,打的多了孩子就更叛逆了。

我原来带过一个4年级的学生,听他父母说幼儿园的时候挺爱学习,又可爱,老师也喜欢。但是现在看来完全不一样。

他喜欢骂人,喜欢打架,喜欢欺负小同学,不听老师的话,还翘课。

我以为是父母对他比较溺爱,后来有一次见到他父亲,他父亲说:我们经常打,打得可狠了,就是不听。

我总算知道原因所在了,并不是溺爱,而是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对,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温暖:你们不是喜欢打我吗?那就打好了!你们不是认为我是坏孩子吗?那我就坏给你们看好了!

既然吼孩子并不能起到作用,而且还容易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我们这些人到中年的老母亲该怎么做呢?

有没有这样一本工具书,可以教我们这些老母亲们如何戒掉焦虑和吼叫,平静地跟孩子交流呢?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第一部分教父母认清自己,那个大吼大叫的人真的是我吗?看清自己吼叫时候的样子,但你发现那个样子很丑陋又无济于事的时候,你就会想着:天啊,我可不想变成孩子眼里的怪兽,我想减少吼叫。

第一部分还告诉你吼叫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你会发怒、吼叫,当你在吼叫的时候孩子看到了什么,孩子是懦弱想逃跑,还是想好策略应对你。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减少吼叫的策略,从最初的在吼叫之前让自己安静下来,到深层次的思考:除了吼叫,难道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第三部分讲述了帮助家人吼叫的方法,既然知道吼叫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家人造成心理负担,那么当其他成员吼叫时,我们能不能帮助家人一起戒掉吼叫,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

除此之外,第三部分也对一些特殊结构的家庭做了补充说明,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等。

发脾气是无能的一种表现,同样道理,对孩子吼叫也是父母无能的一种表现。

如果父母不及时引导,孩子不会自然长大,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是用吼叫来逼迫孩子听话,这才是聪明家长该做的事情。

一分钟认识我:木棉妈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育儿经验、分析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棉妈会继续努力输出更好的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