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自閉症的瞭解,源自圖文或影視,影響比較大的國外電影如:《雨人》、《馬拉松》、《自閉歷程》、《瑪麗和馬克斯》,國內的有《海洋天堂》、《喜禾》、《我的影子在奔跑》,以及我最喜歡的公益短片《第十七次拋棄》等等。

現實中的自閉症兒童

如果你認爲自閉症就是電影裏那個樣子,可能會有些片面,畢竟藝術演繹有加工和粉飾的嫌疑,畢竟要爲主題服務。

電影裏自閉症的孩子要麼是天才,要麼就是奇蹟發生的幸運兒,要麼就是得到很好的歸宿,但是如果你去特教機構當2個小時的志願者,親身體驗如何照顧自閉症孩子,和他們溝通交流一下,會有很大的觸動。

有的孩子表情默然,不會點頭同意,不會搖頭拒絕,看不出基本的表達意願,不會和你面對面對視超過5秒,有的孩子對你的善意和好感無法共情,甚至莫名的出現煩躁、焦慮情緒,有的孩子會哭鬧,喊叫等等。

實際上中國自閉症兒童總數已經超過200萬,但真正的自閉症我們看到的不多,因爲種種原因,這些孩子要麼在家裏被父母貼身看護,要麼被送到特教機構進行康復。

六大類殘障人羣裏,自閉症是極爲特殊的一個,因爲其他類都可以藉助工具出行、溝通、交流融入社會。唯獨自閉症顯得形單影隻、孤立無援,他們無法獨自生存,甚至一個人過馬路都是很難危險的事情。

很多自閉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找到孩子的康復希望。這也是很多特教從業者的心願,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找回自己,重獲新生。

家庭康復:

是很多父母的選擇之一,很多父母希望能夠學到一些自閉症康復知識和經驗。以下是一些自閉症研究學者的著作,希望能夠幫到有需求的家長。

1、《自閉症兒童社交遊戲訓練—給父母及訓練師的指南》一書中詳細描述了各種社交遊戲訓練對自閉症患兒語言能力提升的巨大作用,對自閉症患兒的父母以及訓練師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性作用。

2、日本學者明石洋子通過自己親身體驗而寫成的著作《通往自由之路,與自閉症兒子同行》兩部書籍受到了學界廣泛關注,她在書中詳細記錄了在家中培養自閉症患兒語言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而且還能糾正孩子的各種刻板行爲,並逐步培養了孩子的自立意識。

3、美國學者艾倫·諾波姆是一個孤獨症孩子的母親,她的著作《孤獨症孩子想讓你知道的十件事》還原了孤獨症孩子真實的想法和感覺,讓自閉症兒童特殊的語言表達能被大衆所理解和接受,從而可以採用正確的方法、態度對待孤獨症患兒。

4、日本醫生佐佐木正美著作《解析兒童自閉症》,以圖文結合的方式,非常形象地介紹了 最自閉症兒童康復的原理和實際內容,能夠讓自閉症兒童家長在家中很快地確認和了解自閉症,並且初步與特殊教育機構進行早期干預

5、《瞭解自閉症——發現、理解與治療》自閉症青少年個體怎樣在自閉症症狀中發展出他們獨特的個人性格。

社會康復:

與主流康復理念模式不同,國外一些組織嘗試用社區服務,側重於自閉症的社會性功能,以達到康復、教育、護理的多方面發展。具體操作是成立一個相對封閉的社區或學校,讓自閉症者和一些普通人共同生活,互相學習,互相交流,通過社會性活動的引導或模仿,讓自閉症者重新找回自己。比如英國的“康復村”就是這種模式。

另外還有的側重於自閉症者的技能培訓,有的康復機構組織一些輕度的自閉症者,進入福利工廠,學習一技之長,獲得自立能力,同時通過生活和學習的互動,增進情感互融,發展人際關係。比如日本的“櫸之鄉”。

國內的一些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也在嘗試這種模式,比如正在規劃的“星星小鎮”

結語

對自閉症的研究和康復一直在進步,期待有一天真的能讓“來自星星的孩子”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