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領導的王牌四縱,49年被分成2個軍,軍長都是什麼大人物?

1949年2月,陳、謝指揮的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一分爲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和第十四軍,這兩軍的軍長都是誰呢?

解放軍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

在年齡、資歷相當的解放軍將領中,周希漢將軍的成長經歷比較特別:沒有當過營長而當科長,沒有當過團長而當旅長,沒有當過師長而當軍長。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全軍統一編制序列番號的命令,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二野下轄第三、第四、第五兵團,第四兵團下轄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軍。

第十三軍是由中野第四縱隊改稱的,首任軍長是周希漢。

陳賡是打心眼兒裏喜歡他這位“老部下”。

1931年底,已調任第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當參謀的周希漢奉徐老總之命,來到陳賡任師長的第十二師指揮部。

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陳賡便問周希漢覺得在總部工作怎麼樣。

周希漢說:“別的還好,就是參謀主任愛打人,他還讓我們趙參謀跪在石子上過,真兇啊!”

陳賡聽了哈哈大笑道:“你不要在乎他的牌氣,儘早把他那套司令部業務學到手。實在幹不下去了,我同徐總講,把你要回來。在那兒你也就是個傳令兵,回來咱給你弄個官噹噹!”

這並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話,陳賡是真想把周希漢要到自己手下。

他欣賞周希漢作風嚴謹,善於獨立思考,做事細心又大膽果斷。

只可惜就在他們談話後不久,周希漢負了重傷,離開了第四方面軍,這一別就是五六年,直到抗戰爆發,兩人才真的到了一起。

“老部下”到了自己手下,陳賡就開始真正照顧他了。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爲八路軍時,陳賡任三八六旅旅長,周希漢任作戰股股長。

當他發現周希漢職務過低時,便開始動腦筋,考慮怎樣給這個年輕人鍛鍊和施展才華的機會了。

1938年3年,第三八六旅組建了一個補充團,陳將周希漢連升兩級提爲團參謀長。

1938年底,25歲的周希漢經過了一段極短的旅副參謀長的過渡,又當上了三八六旅的參謀長。

周希漢從此跟着陳賡打完了日本打老蔣,直到新中國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周希漢歷任第十三軍軍長、海軍副司令員兼海軍參謀長等職,參與領導和組織建造核潛艇等工作,爲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1988年11月7日,周希漢將軍因骨折住進醫院,誰也沒有想到,將軍在深夜2點突然去世,享年75歲。

“有戰略眼光的指揮員”——李成芳中將

李成芳,1914年出生於湖北麻城一戶農家,10歲入私塾讀書,1927年黃麻起義爆發,雖然遭到嚴重挫折,但是工農革命運動的影響已經深入人心,李成芳也十分嚮往革命。

1929年3月的一天,李成芳正在地裏幹活,恰逢游擊隊經過,他沒有告知父母,扔下鋤頭就跟着游擊隊走了。4月,他正式成爲紅1軍第1師的一名戰士,12月,他跟隨部隊參加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作戰,在戰鬥中經受住了考驗。

此後,曾歷任團政治委員、旅長、縱隊政治委員、軍長、昆明軍區第二政治委員、第五機械工業部部長、武漢軍區第一政治委員等職。

先後參加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反“圍攻”和長征,率部參加上黨、臨浮、淮海、廣東、廣西等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

他作戰勇敢,有勇有謀,指揮所部多次以弱勝強、出奇制勝,他具有非凡的膽識、一往無前的氣概、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豐富的治軍用兵經驗,在部隊和人民羣衆中享有較高聲譽。

1955年,李成芳被授予中將軍銜,1984年1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0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