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自9月1日起,深圳全面實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爲了倡導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從小培養學生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近日,深圳市南山區坎特伯雷國王學校(如下簡稱“深圳國王學校”)創新開展一系列與Recycle相關的學習活動,將環保理念教育融入其中,在“娃娃們”心中種下環境保護的種子。

從娃娃抓起 藝術體驗激發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是全人類的事業,如何讓幼齡兒童理解環保、通過藝術體驗激發循環利用的熱情,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爲此,深圳國王學校從尋找資源、回收生活廢品,“變廢爲寶”等主題入手,設置一系列藝術課程,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培養社會責任。

在垃圾分類課上,孩子們與老師團坐在一起,從老師精心編制的故事中,認識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電池、西瓜皮、廢紙,這些隨處可見的物品分別是什麼類型的垃圾?老師循循善誘,讓孩子們在討論互動中學習垃圾分類的標誌、規則,並且自己動手,以再生原料製作成垃圾分類桶。

深圳國王學校學生們以再生原料手工製作垃圾分類桶

深圳國王學校原創的主題藝術課是Recycle系列課程中的一大亮點。主題課程長達五週,每週都有不同的創作主題,選用各種廢舊原料製作手工藝品,難度逐步遞進,從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活動能力,到培養合作意識,啓發創造力,並且進行不同材料、顏色及對應詞彙的教學,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培養審美能力。

參與課堂的學生Annie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我一直非常喜歡畫畫,這次我學會了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塗色來做垃圾桶,老師還告訴我們垃圾分類的方法,這堂課特別有趣” 。

而Cythnia則對循環利用更爲興奮,她說:“我覺得特別好玩,原來快遞箱還以做成其它各種東西!”

當“用裝雞蛋的硬紙板製作小動物”走進課堂,孩子們的興趣被瞬間激發了。一個孩子觀察了硬紙板許久,極爲專注地投入自己的“創作”,不久,他捧出了極其特別的作品 -- 一隻眼睛大大、長毛卷卷的可愛小羊,他高興地告訴老師:“沒想到廢舊的紙板經過自己的雙手,能夠變得這麼有趣!”

孩子們在主題藝術課上積極展示自己的創意

另一個孩子的“大作”是一頭鯨魚,不起眼的硬紙殼在童真的創意下竟然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甚至有的學生沉浸在藝術創作中,遲遲不願下課。

藝術家加入 賦能教師團隊

設計這套主題藝術課程的Maria老師,是一位十足的藝術家,早年受到父親與祖母的影響,Maria擅長在作品裏運用不同的媒介、材料,她的藝術作品曾在葡萄牙、英國、墨西哥、中國等多地參展;從教15年間曾教授過不同國家的學生,也曾應邀前往墨西哥大使館做藝術老師,2020年8月正式加入深圳國王學校,開啓一段新旅程的同時,也爲深圳國王學校的孩子們打開了藝術實踐的天地。

Maria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孩子們以雞蛋盒爲原材料進行藝術創作

此次Maria針對環保回收教學主題,設計了完整細緻的教學內容安排,而課程設計的靈感來自於多名藝術大師作品。

比如,第一週花朵作品的靈感來源於俄羅斯藝術家Wassily Kandinsky(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作品Squares with concentric circles,“顏色直接影響靈魂。顏色是琴鍵,眼睛是音錘,靈魂是彈奏着許多琴絃的鋼琴”,這位藝術家在他所著的《論藝術的精神》中提到。

而第四周進階課程 -- 人物雕像的靈感來源於瑞士藝術家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作品。出自Giacomett之手的雕塑細長如刀鋒,充滿着詩性,是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一大標誌。

孩子們將豐富想象力注入環保手工作品

“我做的怎麼樣?”“你猜猜我做的是什麼?”

孩子們在藝術課上表現出了格外濃厚的興趣。“每個小朋友都很有想法,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甚至知道自己要怎麼做,還會主動與我互動。”Maria老師滿意地表示。

從名作中汲取靈感進行手工創作,既讓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接受了藝術鑑賞的薰陶,同時也對環保、再生材料的應用樹立認知,這正是深圳國王學校“讓孩子們能通過與老師、同學以及環境的積極互動獲得成長,形成自己獨特、正直、自信的品質”教育理念的現實樣本。

深圳國王學校的教學亮點之一在於創新融合的課程,緊扣時事熱點開展主題課堂,並將之與藝術嫁接,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與學校的教學理念一脈相承。孩子們不僅從中汲取知識,獲得發展,也能夠更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生活,並且在萌芽階段培養環保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在未來,這顆環保的種子將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