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是第 15 个 " 世界卒中日 ",今年的主题是 " 医体融合,预防卒中 ",倡导运动与医学防治相结合,更好地防治卒中。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玉虎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卒中为主要类型,在广东区域人群占 80% 以上。

张玉虎告诉记者,国内外的防控经验都证实脑卒中 " 可防可控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 " 健康四大基石 " 为主要内容,即 "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

预防卒中,日常生活行为应注意:

一、注重合理膳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g,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每天饮水要充足。

二、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活动量达中等或以上程度。

三、克服不良嗜好(吸烟、过量饮酒、久坐等)。

四、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

五、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

六、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今年 " 世界卒中日 " 的主题着重提及了运动与医学相结合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性。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昌茂主治医师表示,运动低水平的体力活动和久坐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效的运动不仅可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保护因素,改善个体生存及生活质量。" 运动人群与不运动人群相比,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降低 25% 以上。举例来说,10 个运动人士中只有 5 个人发生中风,而不运动人群中,10 人有 7 人发生中风。" 他告诉记者。

运动预防卒中的效果与规律运动的强度、持续时间有关。为达到有效水平,建议实施活动量达中等或以上程度的规律的有氧运动,即足以让人出汗或能显著提高心率的活动。具体的运动需个体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

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 3-4 次每次至少持续 40 分钟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如果辅以肌肉强化(抗阻)训练,效果更佳;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 1 小时进行短时(2-3 分钟)身体活动。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后,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锻炼。

但需要强调个体化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循序渐进并且不暂停原有慢性病的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尚需注意运动安全;而处于原有基础病控制不佳或病情波动时则需暂停或减少运动强度;有急性或慢性心脏、肝、肾功能衰竭、冠心综合征、急性卒中等状态时应避免或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Tips:

普通体检也能发现中风危险因素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硕副主任医师对记者表示,缺血性卒中按照受累部位可分为大血管闭塞和小血管闭塞,其中,急性大血管闭塞具有高死亡、高致残率等特点,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 3/4 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能否提前发现可恶的血栓?张玉虎表示,颈动脉彩超、MRA(磁共振血管造影)、CTA(CT 血管造影)、多普勒脑血流图等,可以观察大脑内外供血血管是否有狭窄,还能及早发现动脉瘤。他建议卒中高发人群如中老年人,尤其合并有 " 三高 " 等危险因素的,可以考虑在体检加上血管筛查的项目。

张玉虎还称,普通的年度体检也能发现中风危险因素。例如,量血压(高血压是卒中高危因素)、血常规中血小板浓度(浓度过高提示易凝血,要进一步检查)、颈动脉彩超、心电图(房颤是卒中重要因素,若发现要进一步检查动态心电图等)等就能发现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有需要的再加入深度检查如头颅颈部 CT、MR 等看有无血管狭窄、动脉瘤等。" 很多人每年都做体检,但不够重视,有异常也没有做进一步检查。"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来源:新快报·ZAKER广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