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姬姓,项氏,名籍,字羽。需要注意的是在秦汉之前,姓和氏是分开的,秦汉以后,姓氏合二为一。

这就好比孔子不姓孔,秦始皇不姓秦,屈原不姓屈一样的道理,项羽不姓项姓姬,也有人说项羽姓芈(mi)。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项羽出身贵族豪门,楚国泗水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人)。

他的叔叔是项梁,项梁是楚国大将,他的爷爷是项燕,也就是被秦始皇手下的“杀人狂”王翦杀害的楚国名将。

楚国被秦国灭亡时,项燕自杀前愤怒诅咒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结果这个诅咒灵验了。项燕的孙子项羽和刘邦带领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暴秦。

史书记载项羽身高丈二,力大无穷,据说秦国灭亡后,项羽把秦始皇收集来的全国兵器铸就的九州宝鼎,一个个拎起来扔到黄河里了,因此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九州宝鼎。

(项羽举鼎)

灭秦以后,接下来是“楚汉战争”,也就是项羽和刘邦争天天下。

相比项羽来说刘邦出身低微,其祖上以务农为生。

传说刘邦长得不咋地,腿上长了7颗痣,长大以后不好好种田,整天东门窜西家走,赊钱吃花酒,十足的一个无赖混混。

刘邦和项羽相比较,好比是大象和跳蚤,项羽就是大象,刘邦就是跳蚤。

然而大跌眼镜的是“楚汉相争”的结果是刘邦夺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这就令人产生了疑惑,项羽出身贵族,各方面都很优秀,据说项羽体恤士兵,爱兵如子,曾亲自为手下端饭,夺天下的应该是项羽才对。

然而项羽却留不住人才,许多谋士和将领都跑到刘邦阵营里去了,项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

项羽之所以失败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项羽的能力比刘邦的能力大许多。比如项羽打仗很勇猛,史书称“羽之神勇,天下无二”。

楚汉战争之初,刘邦没网络到人才之前被项羽打得满地找牙,每打一仗刘邦几乎都在逃跑中。

到了后来,曾是项羽手下的无名之辈的韩信投奔了刘邦,刘邦慧眼识人才,于是提拔韩信为三军“总司令”,韩信最后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设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逼死了项羽。

也就是说曾经自己的手下,反过来逼死了自己,再次发问,项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切,项羽这个人能力很大,好像天下的事没有他办不成,事事亲力而为,不想把事情吩咐给手下来做。

这样一来,项羽的手下要想做出一点成绩很难,没有机会,何来功劳?哪怕有机会也被项羽抢了风头。

史书记载,项羽喜欢和手下抢功,从某种角度来看,项羽是一个好的将领,但不是一个出色的元帅。

没有人比项羽能力大,手下就会灰心丧气觉得没有出头之日,逐渐萌生另谋高就的想法。

另外项羽这个人很吝啬,这种吝啬不是表现在物质上,项羽可以把自己吃的肉让给手下,但是要授予手下官印就不舍得。

史书记载,官印在项羽的手中把玩的都磨去了棱角都舍不得给手下,由此可见,手下要想升迁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刘邦就不同了,刘邦的性格和项羽正好相反。虽然刘邦文武皆不如项羽,但刘邦善于用人。

刘邦很坦诚地说:“攻城掠阵我不如韩信,我把军事权交给了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我把谋略权交给了张良。保证供给安定后方我不如萧何,刘邦说我把财政大权和后勤权力交给了萧何。

(项羽)

最后刘邦说我也不闲着,我协调你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就行了,看到了吧,这就是一个领导的派头。

比较而言,项刘二人不同之处就是项羽一个人在前面打仗,而刘邦却驱使许多人为他卖命。

讲真一个人能力再大也干不过集体的力量,有道是“孤掌难鸣,饿虎还怕群狼”。

再者说了,夺天下并不是靠的孔武有力力拔山兮,而是综合才能的运用。

项羽体恤士兵有高贵的品质,刘邦劣迹斑斑却能知错能改,投奔刘邦的人才不会仰视刘邦,容易拉近距离,这样一来就不会给人太大的压力,充分发挥出聪明才能。

比如刘邦当初鄙视文人,曾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当他认识到儒生的作用和知识的力量后,马上改正错误,态度来了180度的转弯,对儒生整衣肃然接待。

(刘邦)

项羽则没有这种知错就改的品格,项羽总是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居高临下藐视所有的人才。

再就是项羽曾经放逐了义帝楚怀王熊心,这在手下心中留下了大逆不道和薄情寡义的印象。

所以到后来项羽的优秀人才逐渐被刘邦拉了过去,以上这些注定了项羽的失败。

文/秉烛读夏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