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军事的朋友一般都对数字比较敏感,比如研究战史时的部队人数、武器数、弹药数,战斗完毕后的歼敌数、俘虏数、缴获数都很重要。而关注武器的朋友对数据指标也是比较关心的,比如火炮的口径、射程、战斗全重以及更加细节的一些指标等等。

脱离了统计数字去谈战史,脱离了武器数据去谈装备,这显然是聊不出个所以然的。

笔者在写战史文章的时候,经常会引用一些统计数字。有些朋友会比较奇怪,都打仗了,怎么可能还会有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还有的朋友也有疑问,这些数字看得晕头慌脑的,都看不懂,列这些有什么用?打仗是靠意志来打的,难道是靠装备数据打的吗?

1943年,山东八路军一个团的实力统计

其实关于前一种疑问,笔者之前就说过了,任何部队都会进行实力数统计,比如部队有多少人,战斗员多少、非战斗员有多少;在武器装备上,重武器有多少、轻武器有多少、弹药情况如何,这些都是统计的要点。

120师的一份缴获弹药统计

而当一场战斗结束后,参战部队还会提交战斗详报,甚至是专门的作战总结报告。在这一类文件中,会有战斗的伤亡情况、武器弹药的消耗情况,同时还会有歼敌数字以及缴获数量的统计。

1940年八路军晋绥军区服装供应统计

在这些统计中,除非是情况特殊,会使用约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则都会统计到个位数。而且这还是最基本的统计,实际上部队的津贴、粮食、衣服等都会有统计。只不过这些统计一般人不会去看,或者说也不常看到罢了。

但是自己没看到,不代表这些东西不存在;就以个人为例来说,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但卡里的数字总能精确到个位数。或者说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但不代表别人都跟你一样不了解自己有多少钱。

我们换个思路来说,自己考试不及格不代表别人也都不及格,这时候你问一句为什么我不及格,你及格了?这就显得说不过去了。

回到我们的军事话题来说,由于战争神剧的横行,使得一些人对于军队作战产生了比较简单的想法,以为打仗就是振臂一呼冲就完事了,或者说找个山头喊一声打也就完事儿了——这是小孩子打闹,不是真打仗。

长期看这种影视剧,同时自己头脑比较简单的话,自然看到一些数据后就会头痛,会产生看不懂,没意思的想法。所以有些朋友就说了,你列举这些数据有什么用?打仗是打数据吗?

我们前面讲了这些数据的确会精确到个位数,接下来我们就讲讲这些统计数据有什么用。

这个道理其实不难讲,一般人也都懂,但总有不一般的人,所以笔者就多费些口舌给大家演示一下统计数字是怎么用的。

假设张三是一支部队的指挥官,那么你在跟人作战前起码要了解自己部队的实力状况,这是决定采用何种作战方式的关键。

打个比方说,张三这支部队有100人,长枪80支、轻机枪3挺,长枪备弹20发,轻机枪备弹300发。你如果清楚自己部队是这个实力数的话,那么选择攻击的目标至少是自己的部队能够消化掉的。

不清楚自己部队什么实力,就用这支部队跟人家一个师(正常战斗力标准)去打阵地战,结果会怎么样?用俩字形容就是:送死。

所以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军人经常说一句什么话呢?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这九个字很简单,但是有些人是看不懂的。

比如说起八路军抗战的时候,有那么一些人就说了,八路军怎么不跟日军去打阵地战?

这时候不用讲任何道理,将八路军的武器弹药统计数列出来就是很好的证明材料。比如笔者经常提到的129师在全面抗战初期的人员武器统计数:

全师参战的9367人一共装备了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122挺、花机关和手提枪75支;马步枪4136支;驳壳枪/手枪632支。

其中步马枪弹43012发、自来德2872发、手枪弹6051发、重机枪弹23222发、轻机枪弹27361发、冲锋枪弹310发,合计弹药为102828发,另有67枚迫击炮弹和203枚手榴弹。

这一个师的弹药量还没有在四行仓库战斗后撤离的国军1个营的弹药多,后者被租界军队缴械时,子弹还剩12万发。而比起日军来说,其一个满编大队通常携带的弹药也在10万发以上,而且日军都是制式枪支,比我军的要精良很多。

要是了解这个基本情况的话,大概就能明白为什么国民党军尚可勉强与日军进行阵地战,而八路军却要实施游击战了。一支步枪打10发弹就没子弹了?这种情况该怎么打阵地战?

有些朋友有疑问,是因为看不到这样的统计对比,当看到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至于个别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是我们上面说的那种真不明白,那就没得说了。

战争是残酷的,更是讲究精密计算的,这可不是说电视剧上演得那样冲啊,杀啊什么的就完了。人类的战争真要是那么简单的话,那么与其研究军事倒不如去看动物世界了。

129师的例子,我们是从自我一方来探察的;而在战争中的敌军数据资料也极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情报的重要性,敌军情报中比较关键的就是某一支部队的人员、武器构成,各级指挥官的姓名及概况。换句话说,就是敌方那边对自身实力的统计资料。这份资料如果要是能搞到的话,便能对对方部队的作战能力有个大体的评估,进而选择己方该调动多少部队,集合多少装备来组织作战行动。

还是以指挥官是张三来说吧,你看不懂数据,不知道敌方的部队人数、武器装备等情报意味着什么,那么你怎么组织对敌作战?这种情况下就是人家将情报送到你手里,你也判读不出来。

我们常用纸上谈兵来讽刺军事指挥官,但纸上谈兵人家好歹还能根据敌我概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调动,形成军事构想;可要是连敌我实力数都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甚至干脆说什么都看不懂,那么岂不是连纸上谈兵都不如呢?

民国时期有个著名的军阀叫张宗昌,绰号是“三不”将军,即“兵不知有多少 ,钱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

这实际上只是民间的调侃罢了,实际上张宗昌虽然算不得什么名将,但能混到那个份上,怎么可能连自己的钱数和兵数都不了解?要知道,不知道有多少兵,不知道有多少钱,那他是绝对成不了军阀的。

民国时期的大小军阀为什么要兼任一支主力部队的长官呢?就是因为你手里没几把硬刀子,那么早就会被赶下台了。

再举一个我军的例子,粟裕将军是我军的名将,在作战之前就非常精于计算,敌方能投入多少兵力,我方能投入多少兵力,都是烂熟于心。当这个运用达到极致的话,便能在千军万马之中游刃有余。

如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当时在山东战场上国军的总体实力是强于我军的,但在孟良崮地区,我军反而能形成兵力和火力的绝对优势来打击对方最强的整编74师。不知道我军有多少力量,敌军有多少力量,这仗就没法打。

而且孟良崮战役中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即战役打完后,粟裕将军发现歼敌数和整编74师的实力数对不上。结果组织部队搜山时,果然在一个山沟里发现了“丢掉”的那7000人。

其实在真实的孟良崮战役中,未必真是这个情况,但也可证明掌握敌军具体实力数是有多关键了。

因此2000多年前的孙子说得很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知己知彼”其实就包含了对敌我双方实力数的统计,要是2000多年后的人们还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岂不是还不如孙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