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軍事的朋友一般都對數字比較敏感,比如研究戰史時的部隊人數、武器數、彈藥數,戰鬥完畢後的殲敵數、俘虜數、繳獲數都很重要。而關注武器的朋友對數據指標也是比較關心的,比如火炮的口徑、射程、戰鬥全重以及更加細節的一些指標等等。

脫離了統計數字去談戰史,脫離了武器數據去談裝備,這顯然是聊不出個所以然的。

筆者在寫戰史文章的時候,經常會引用一些統計數字。有些朋友會比較奇怪,都打仗了,怎麼可能還會有精確到個位數的統計?還有的朋友也有疑問,這些數字看得暈頭慌腦的,都看不懂,列這些有什麼用?打仗是靠意志來打的,難道是靠裝備數據打的嗎?

1943年,山東八路軍一個團的實力統計

其實關於前一種疑問,筆者之前就說過了,任何部隊都會進行實力數統計,比如部隊有多少人,戰鬥員多少、非戰鬥員有多少;在武器裝備上,重武器有多少、輕武器有多少、彈藥情況如何,這些都是統計的要點。

120師的一份繳獲彈藥統計

而當一場戰鬥結束後,參戰部隊還會提交戰鬥詳報,甚至是專門的作戰總結報告。在這一類文件中,會有戰鬥的傷亡情況、武器彈藥的消耗情況,同時還會有殲敵數字以及繳獲數量的統計。

1940年八路軍晉綏軍區服裝供應統計

在這些統計中,除非是情況特殊,會使用約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則都會統計到個位數。而且這還是最基本的統計,實際上部隊的津貼、糧食、衣服等都會有統計。只不過這些統計一般人不會去看,或者說也不常看到罷了。

但是自己沒看到,不代表這些東西不存在;就以個人爲例來說,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但卡里的數字總能精確到個位數。或者說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但不代表別人都跟你一樣不瞭解自己有多少錢。

我們換個思路來說,自己考試不及格不代表別人也都不及格,這時候你問一句爲什麼我不及格,你及格了?這就顯得說不過去了。

回到我們的軍事話題來說,由於戰爭神劇的橫行,使得一些人對於軍隊作戰產生了比較簡單的想法,以爲打仗就是振臂一呼衝就完事了,或者說找個山頭喊一聲打也就完事兒了——這是小孩子打鬧,不是真打仗。

長期看這種影視劇,同時自己頭腦比較簡單的話,自然看到一些數據後就會頭痛,會產生看不懂,沒意思的想法。所以有些朋友就說了,你列舉這些數據有什麼用?打仗是打數據嗎?

我們前面講了這些數據的確會精確到個位數,接下來我們就講講這些統計數據有什麼用。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講,一般人也都懂,但總有不一般的人,所以筆者就多費些口舌給大家演示一下統計數字是怎麼用的。

假設張三是一支部隊的指揮官,那麼你在跟人作戰前起碼要了解自己部隊的實力狀況,這是決定採用何種作戰方式的關鍵。

打個比方說,張三這支部隊有100人,長槍80支、輕機槍3挺,長槍備彈20發,輕機槍備彈300發。你如果清楚自己部隊是這個實力數的話,那麼選擇攻擊的目標至少是自己的部隊能夠消化掉的。

不清楚自己部隊什麼實力,就用這支部隊跟人家一個師(正常戰鬥力標準)去打陣地戰,結果會怎麼樣?用倆字形容就是:送死。

所以我們老一輩的革命軍人經常說一句什麼話呢?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這九個字很簡單,但是有些人是看不懂的。

比如說起八路軍抗戰的時候,有那麼一些人就說了,八路軍怎麼不跟日軍去打陣地戰?

這時候不用講任何道理,將八路軍的武器彈藥統計數列出來就是很好的證明材料。比如筆者經常提到的129師在全面抗戰初期的人員武器統計數:

全師參戰的9367人一共裝備了迫擊炮6門;輕重機槍122挺、花機關和手提槍75支;馬步槍4136支;駁殼槍/手槍632支。

其中步馬槍彈43012發、自來德2872發、手槍彈6051發、重機槍彈23222發、輕機槍彈27361發、衝鋒槍彈310發,合計彈藥爲102828發,另有67枚迫擊炮彈和203枚手榴彈。

這一個師的彈藥量還沒有在四行倉庫戰鬥後撤離的國軍1個營的彈藥多,後者被租界軍隊繳械時,子彈還剩12萬發。而比起日軍來說,其一個滿編大隊通常攜帶的彈藥也在10萬發以上,而且日軍都是制式槍支,比我軍的要精良很多。

要是瞭解這個基本情況的話,大概就能明白爲什麼國民黨軍尚可勉強與日軍進行陣地戰,而八路軍卻要實施游擊戰了。一支步槍打10發彈就沒子彈了?這種情況該怎麼打陣地戰?

有些朋友有疑問,是因爲看不到這樣的統計對比,當看到之後就什麼都明白了。至於個別人揣着明白裝糊塗或者是我們上面說的那種真不明白,那就沒得說了。

戰爭是殘酷的,更是講究精密計算的,這可不是說電視劇上演得那樣衝啊,殺啊什麼的就完了。人類的戰爭真要是那麼簡單的話,那麼與其研究軍事倒不如去看動物世界了。

129師的例子,我們是從自我一方來探察的;而在戰爭中的敵軍數據資料也極爲重要。

我們都知道情報的重要性,敵軍情報中比較關鍵的就是某一支部隊的人員、武器構成,各級指揮官的姓名及概況。換句話說,就是敵方那邊對自身實力的統計資料。這份資料如果要是能搞到的話,便能對對方部隊的作戰能力有個大體的評估,進而選擇己方該調動多少部隊,集合多少裝備來組織作戰行動。

還是以指揮官是張三來說吧,你看不懂數據,不知道敵方的部隊人數、武器裝備等情報意味着什麼,那麼你怎麼組織對敵作戰?這種情況下就是人家將情報送到你手裏,你也判讀不出來。

我們常用紙上談兵來諷刺軍事指揮官,但紙上談兵人家好歹還能根據敵我概況進行一定程度的軍事調動,形成軍事構想;可要是連敵我實力數都沒有一個基本的瞭解,甚至乾脆說什麼都看不懂,那麼豈不是連紙上談兵都不如呢?

民國時期有個著名的軍閥叫張宗昌,綽號是“三不”將軍,即“兵不知有多少 ,錢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

這實際上只是民間的調侃罷了,實際上張宗昌雖然算不得什麼名將,但能混到那個份上,怎麼可能連自己的錢數和兵數都不瞭解?要知道,不知道有多少兵,不知道有多少錢,那他是絕對成不了軍閥的。

民國時期的大小軍閥爲什麼要兼任一支主力部隊的長官呢?就是因爲你手裏沒幾把硬刀子,那麼早就會被趕下臺了。

再舉一個我軍的例子,粟裕將軍是我軍的名將,在作戰之前就非常精於計算,敵方能投入多少兵力,我方能投入多少兵力,都是爛熟於心。當這個運用達到極致的話,便能在千軍萬馬之中游刃有餘。

如著名的孟良崮戰役,當時在山東戰場上國軍的總體實力是強於我軍的,但在孟良崮地區,我軍反而能形成兵力和火力的絕對優勢來打擊對方最強的整編74師。不知道我軍有多少力量,敵軍有多少力量,這仗就沒法打。

而且孟良崮戰役中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說法,即戰役打完後,粟裕將軍發現殲敵數和整編74師的實力數對不上。結果組織部隊搜山時,果然在一個山溝裏發現了“丟掉”的那7000人。

其實在真實的孟良崮戰役中,未必真是這個情況,但也可證明掌握敵軍具體實力數是有多關鍵了。

因此2000多年前的孫子說得很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知己知彼”其實就包含了對敵我雙方實力數的統計,要是2000多年後的人們還不明白這個道理,那豈不是還不如孫子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