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作爲一名未檢檢察官

多年來,她幫教未成年人100餘名

開展法治巡講140餘場

創辦的“晶晶熱線”

成爲青白江未檢工作的一面旗幟

......

近日,她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作爲時代的記錄者

三八紅旗手一直以來就是

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拼搏創新、勇於奉獻精神的象徵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黃晶

聆聽她的故事吧~

從事未檢工作後,比起以前與被告人的鬥智鬥勇,我更願看到未成年人悔悟後重獲新生的笑容。

2002年,黃晶大學畢業,進入雅安市檢察院工作,成爲一名公訴人。2013年,黃晶遴選到青白江檢察院,開始從事未檢工作。工作對象由成年人變成了未成年人,慢慢地,黃晶的目光開始多了份憐惜,話語多了份溫暖。至今,黃晶對曾辦理的一個刑事案件記憶猶新。

“最初,當我在卷宗中看到是一個強姦、搶劫無惡不作的累犯時,恨得咬牙切齒。可當我去到看守所,那是一個20出頭,還一臉稚嫩的小夥子,這讓我心裏特別難受。”黃晶回憶,在他執行死刑的前一天,與他交流中得知,小夥子從小就是個留守兒童,無人看管,很早就跟着社會上的人混生活。“如果爸爸媽媽在身邊陪着你,給你關愛,你還會這樣嗎?”黃晶嘗試着問他。小夥沉默了一會,輕聲說道:“不會。”

黃晶團隊進校園普法△

走出看守所,黃晶腦子裏一直出現無數個如果:如果孩子從小家庭幸福,如果未成年犯罪時能及時得到家庭和社會幫助……這件事後,黃晶覺得這樣的悲劇不該如此,如何更好地守護未成年孩子,關注這個特殊羣體的健康成長,悄然在她的心底生根發芽。

“從事未檢工作後,比起以前與被告人的鬥智鬥勇,我更願看到未成年人悔悟後重獲新生的笑容。”黃晶說,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是情與法的平衡,愛與罰鉚合。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肯定,這些孩子也不例外,他們都是折翼的天使,有時候只要多做一點點,就能撫平他們殘缺的翅膀。

作爲母親,黃晶深深明白心理關護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爲了更加了解孩子,黃晶報讀了心理學課程,將心理疏導機制引入工作中,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性侵的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疏導,在談話時更加註重孩子們的情緒敏感地帶。

黃晶與社區的孩子們互動△

2015年,黃晶辦理了一起吸毒未婚母親拐賣親生孩子的案子。當時,被拐賣的孩子只有幾個月大,母親依法被判了刑,孩子怎麼辦?這孩子的未來令人擔憂。於是,黃晶和婦聯、公安、民政等部門的同志通力合作,爲孩子尋找到了合法收養家庭,併爲其解決了戶口、就學等實際困難。

“很多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因家長忽視家庭教育,或因爲家長本身道德觀念不成熟,才讓他們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黃晶一直堅信,犯了錯的孩子其實天性都不壞,只是生活中缺少了愛,缺了引路人。“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肯定,這些孩子也不例外,他們都是折翼的天使,有時候只要多做一點點,就能撫平他們殘缺的翅膀。”

孩子們就像一張張白紙,需要正確引導,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去呵護,需要大家一起爲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開展幫教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也是未檢檢察官的職責。“最初進學校宣講時,我就照着稿子念,發現學生根本沒興趣。”黃晶意識到,傳統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份稿子”的法治教育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和孩子們的新需求。幾番考量,2013年,區檢察院以黃晶的名字命名,開通了普法宣傳品牌“晶晶熱線”。

“姐姐,在學校同學們經常欺負我,但是我又不敢告訴老師,不知道怎麼辦。”一次法治宣講後,一個初一的小男生哭着將自己受到同學欺負的事情告訴了黃晶。聽了孩子的講述,黃晶心裏很不好受,於是她決定通過編排法治情景劇的形式,向廣大學生宣傳如何杜絕校園霸凌。

黃晶與孩子們做普法互動遊戲△

“情景劇中靖哥搜身要錢的行爲正確嗎?”“如果發生在你們身上,該怎麼應對?”……黃晶向學生們提出問題,並一一指出了情景劇中的不良行爲。下課後,那個曾經向她求助的小男孩高興地告訴她,欺負他的同學剛纔給他道歉了。黃晶很欣慰,她說:“孩子們就像一張張白紙,需要正確引導,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去呵護,需要大家一起爲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爲了讓孩子們能更好接受法治教育,黃晶和團隊先後通過法治講座、模擬法庭、互動遊戲、法治微電影、舞臺劇等形式進入校園。在她的帶領下,“晶晶熱線”品牌建設走在了全市前列,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榮獲“中國優秀政法新媒體”稱號。

如今,黃晶逐漸成爲一名優秀普法宣講員,製作的法治課件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收錄成書在全國發行。同時,黃晶通過層層選拔,成爲全國檢察機關教育部“法治進校園”巡講團講師,先後在新疆、西藏、四川、雲南、廣西等地開展法治宣講。今年,黃晶被高檢院授予“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表現力突出個人榮譽稱號。

文字:韓沁伶

圖片、視頻: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沈婷婷、曾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