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描述爲:“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從描述中來看,諸葛亮是一位一米八的帥哥,然而到了諸葛亮執掌劉備軍隊後,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輛四輪小車。那麼就有人問了,劉備死後,諸葛亮打仗爲何不騎馬,總坐着輪椅呢?

諸葛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託孤,劉備知道諸葛亮這個人非常的忠誠,就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當時諸葛亮也表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死後,諸葛亮就接到了匡扶漢室的重任,諸葛亮的壓力非常他,甚至有點急切,諸葛亮早日盼望興復漢室,一統河山。

影視劇中諸葛亮和後主劉禪

公元228年,蜀國國力強盛,諸葛亮決定北伐,從這個時候開始諸葛亮就開始坐輪椅打仗,很多人認爲諸葛亮是模仿孫臏,因爲孫臏足智多謀,由於受到同門師兄龐涓的陷害,導致孫臏雙腿終身餐費,然而孫臏來到齊國以後,成了田忌的軍事,由於孫臏殘疾,出征的時候,才坐在輪椅上,幫助田忌出謀劃策。

很多人認爲諸葛亮是效仿孫臏,自己打仗的時候,才坐到輪椅上,其實這是錯誤。諸葛亮之所以坐在輪椅上指揮戰爭,原因有兩個。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

第一:穩定軍心

從劉備託孤以後,蜀國全靠諸葛亮一個人支持,蜀國的老將基本上都老了,諸葛亮既要培養新的人才,又要北伐,蜀國的大小事情,都要諸葛亮操勞,諸葛亮坐輪椅打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穩定軍心。士兵們衝鋒陷陣的時候,看到丞相在陣前坐着,非常的有底氣。諸葛亮的輪椅就代表一種權力、希望、後盾。

諸葛亮坐輪椅的雕像

根據史料記載:“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可見有諸葛亮坐在輪椅上指揮,士兵們多麼的拼命殺敵,諸葛亮坐輪椅同時還能震懾敵人。有時候和司馬懿作戰的時候,諸葛亮坐輪椅上氣定神閒,從心理上蜀國士兵就比魏國士兵有優勢。

劉備雕像

第二:表明自己的決心,要死在戰場上

諸葛亮坐輪椅打仗,行動非常緩慢,這樣無形告訴士兵,我諸葛亮與你們共生死,諸葛亮還要感情劉備、劉禪,對於劉備我是報答你的“三顧茅廬”之恩,坐輪椅相當於表示衷心,對於後主劉禪,即便是劉備不在了,我也要認真的輔佐你,“死也要死在戰場上”,諸葛亮表明自己的決心,對於劉備、劉禪、蜀國大將、士兵,都有一個完美的解釋。

影視劇中的劉禪

總結:原來劉備死後,諸葛亮總坐輪椅,有這麼大的玄機,諸葛亮用自己的行動來維護蜀國的利益,哪怕搭上自己的性命在所不辭。從諸葛亮坐輪椅,也能看出諸葛亮的人品,對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劉備的忠心轉移到劉禪上。儘管諸葛亮這樣盡心盡責,努力北伐,也沒有避免失敗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