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頻風起雲湧。

海南三亞,西瓜視頻總裁任利峯宣佈,將投入20億元補貼中視頻(時長1-30分鐘的視頻)創作者;兩個月前,上海,字節跳動(中國)CEO張楠發佈了800億元的抖音創作者激勵計劃,包括中視頻創作者。

這廂,B站市值攀高至150億美元,較上市時高出360%以上;那廂,微信視頻號在十一期間悄然擴展時長,支持上傳1-30分鐘的視頻內容。

知乎、微博、小紅書……中視頻賽道變得頗爲擁擠,在見證快抖登頂短視頻王座後,各路玩家齊聚中視頻賽道,意圖在1-30分鐘的時限裏,分得自己那一杯羹。

原因爲何?

技術進步與媒介遷移是大趨勢,但宏觀面之下,各路玩家打着不同的算盤,也面臨迥然各異的挑戰;但毋庸置疑,沒人願意再缺席視頻賽道。

這場中視頻的速度與激情,剛剛開始。

西瓜視頻:必爭之地

“預期十倍於現在的收益”,很多B站UP主收到了西瓜視頻投來的玫瑰枝。

去年夏天,文莉在B站上投稿了兩個視頻,都是和她研究生期間的畢設有關,利用Processing編程來做交互設計,播放量只有幾千,但卻收到很多反饋,希望能學習下她的編程代碼。

雖然激起了一些小水花,但更令文莉驚訝地是,有西瓜視頻的運營給她發私信,邀請她入駐西瓜,並且承諾了相對優厚的創作分成,甚至還留下了自己的微信。

“挖角”UP主,西瓜視頻不可謂不瘋狂。

此前有媒體統計,2020年至今,老四趕海、科技袁人、巫師財經等B站UP主已相繼跳槽西瓜視頻,而B站上也已成名的美食作家王剛、李永樂老師,最早都是起家於西瓜視頻。

跳槽者不多,但由於西瓜視頻脫胎於今日頭條,以及自身內容的定位,其在下沉市場也有大量擁躉。中信證券的數據顯示,西瓜視頻的核心用戶主要分佈於三四線城市。

因此,以“花式喫竹鼠”成名的華農兄弟,在西瓜視頻有超過400萬粉絲,他還一度在B站主頁的簡介裏寫到:更多精彩內容會在西瓜視頻APP更新。

或許,這也是這位B站粉絲超過600萬的視頻博主,沒能入選2019年百大UP主的原因之一;而“骨灰級”遊戲博主敖廠長,曾經的百大UP主常客,也在獨家簽約西瓜視頻後,缺席了2019年的頒獎。

暗戰已然開始。

不僅是“挖角”UP主,今年伊始,西瓜視頻火力全開,先後拿下《囧媽》的獨家線上播映權,以及BBC劇集《德古拉》的同步獨播權。

要知道,僅僅春節期間的一部《囧媽》,再疊加疫情的影響因素,西瓜視頻的春節日活同比去年上漲了38%;而截至到去年7月,西瓜視頻的日活已經達到5000萬。

與此同時,西瓜視頻對創作者也是真金白銀地補貼,早在2018年其就拿出20億元現金鼓勵高質量的短視頻創作;而在本月20億元補貼中視頻之前,西瓜還曾宣佈拿出1億元現金和1億流量補貼視頻作者。

同屬字節系,西瓜視頻自然信奉“大力出奇跡”。

如此重賞之下,截止今年8月,西瓜視頻的月活創作者達到320萬;而高調出擊的西瓜視頻,正在蠶食B站的存量蛋糕,以及更廣泛的增量需求。

原因何來?對字節跳動而言,其陣地已經從最初的圖文資訊,向視頻、小說、遊戲等各個領域擴張,且勢如破竹,典型如短視頻領域的抖音。

顯然,在中視頻乃至長視頻領域,字節系還缺少一塊高地,如今的西瓜視頻必須扛旗;更關鍵的是,爲支撐龐大商業機器的持續運轉,字節系利用技術及運營能力,將產品打造爲流量黑洞,再通過遍佈全國的廣告銷售及代理商,加速流量變現。

左手流量,右手商業轉化,商業模式的基本邏輯不變,但字節跳動更快、更放肆,而在最前端,只要能將用戶注意力長期留存在屏幕上的內容、模式,字節都會入局。

過去的短視頻,如今的中視頻、遊戲,皆是如此。

所以,入圍中視頻,這不僅是西瓜視頻的使命,也是字節跳動的必爭之地,而帶着資本、流量和技術呼嘯而來的字節系,勢必會給直接競對B站造成不少麻煩。

B站:內部博弈

有人匆匆告別,有人落葉歸根。

今年7月,做了12年遊戲視頻的B站UP主敖廠長,正式簽約B站;一年前,還是B站百大UP主的敖廠長“轉投”西瓜視頻,開設了“MC廠長”“廠長來了”等一系列獨家節目。

花開兩朵之時,數據卻是“天壤之別”。敖廠長有一檔從2008年就開始更新的遊戲解說類節目《囧的呼喚》,在B站每一期都有三、四百萬的播放量,而在西瓜視頻,播放量破百萬都是一道坎。

粉絲基礎、平臺定位,諸多因素影響了數據的差異,但最爲關鍵的,是B站的核心標籤——社區氛圍,也是敖廠長在迴歸視頻裏提到的:基於共同價值觀的良好氛圍與反饋。

這是更多UP主選擇留在B站的最大動因。

“極度寬容、極度忠誠、極度苛刻”,B站COO李旎如是評價B站用戶,而所謂的社區氛圍,實際是B站在平臺、供(UP主)和需(用戶)之間,實現了微妙的平衡。

B站CEO陳睿曾表示,B站用戶就是粉絲,他們粉的不是明星,而是B站本身;正因如此,B站用戶往往能給到創作者最直觀、最具實操性的反饋。

B站UP主“DannyData小丹尼”就曾透露,通過B站的用戶反饋,“我們能夠知道,我們說的哪一句話觸動了你,哪一句話是大家不喜歡的。”顯然,B站的彈幕反饋猶如精確制導,深化了UP主與用戶的情感紐帶。

但UP主與平臺,不能“只談感情不談錢”。

今年2月,美食博主“徐大sao”承諾將一期炸雞視頻的全網收益,作爲善款直接捐贈給疫情中去世的李醫生,但也由此引發“詐捐爭議”,讓他不得不公開本條視頻的全網收益。

數據顯示,截止4月13日,徐大sao發佈的炸雞視頻播放量接近1000萬,來自B站的激勵收益不到4900元,2月全月“充電收益”接近8萬元,而徐大sao目前的B站粉絲量已經超過460萬。

疫情期間,因爲第一時間實拍武漢城區情況而成名的“林晨同學”,也曾在視頻中公佈過自己的激勵收入:三百萬播放量,激勵計劃收入1.2萬元。

就連2019年百大UP主之一的“機智的黨妹”也表示,每月的視頻激勵收益,只能覆蓋視頻製作成本的三分之一。

UP主半佛仙人說:不要做全職UP主,除非你很有錢。

“用愛發電”是一時,但絕不是一世,靠激勵收入養活自己,對UP主來說並不現實,廣告商單纔是UP主變現的“不二法寶”。卡思數據的報告顯示,86%的美妝UP主已經通過廣告商單變現。

不過,“二八法則”同樣明顯。“機智的黨妹”曾在視頻裏透露,生活時尚區之下,音樂舞蹈、鬼畜娛樂等分區的UP主,廣告變現並不容易。

同一頻道內也有類似情況,雖然美妝博主變現機會多,但有限的蛋糕並不夠分。據一位美妝MCN向地歌網出示的報價單顯示,粉絲量接近70萬的UP主,單條視頻報價能達到8萬以上,但粉絲2-3萬的UP主,單條報價很難超過8000元。

狼多肉少,UP主收入還是“難言之隱”。

如今,各家品牌都在加大對B站的營銷投放,但單一平臺的市場蛋糕必然有限,粉絲過萬的中腰部UP主就會另謀出路,新的選擇正擺在他們面前。

西瓜視頻來了,帶着金錢和流量來了,“用愛發電”終歸是有限度的。因此,B站也在加強商業化動作,發力直播、廣告和會員付費的變現動作。

新的問題繼續出現,激進破圈的B站不斷驅動增長引擎運轉,但大面積商業化勢必會影響用戶體驗,例如過多的信息流廣告、甚至是“恰爛飯”,這將動搖B站社區化的根基;而一旦丟失社區氛圍,B站也會歸於平庸。

這場社區化與商業化的平衡較量,仍未現終局。

微信:連接器

微信視頻號,這可能是騰訊在短視頻上的最後一戰。

在微信內部,視頻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張小龍親自盯產品、早期幾位種子用戶也是張小龍親自下場邀請;而在微信上,視頻號拿到了僅次於朋友圈的“一級戰略入口”。

和過去一樣,微信沒有爲視頻號舉辦產品發佈會,張小龍之前就認爲:好的產品不需要費口舌解釋,但他也在今年1月給外界放出了預告:微信要做一個“人人都可以創作”的短內容平臺。

十餘天后,視頻號開啓內測。

現在,微信視頻號功能走向完備,並且不再侷限於1分鐘的短視頻,時長也被放開到30分鐘。這意味着,“國民級產品”微信也加入了中視頻戰局。

當西瓜視頻“大力出奇跡”,B站“激進破圈”之際,微信視頻號也嶄露鋒芒。實際上,作爲一款月活12億的社交產品,即使只有微小的改動,也會掀起巨大的輿論聲量。

因此,微信保持了骨子裏的剋制,沒有大規模補貼創作者,僅僅是通過線下沙龍的形式,邀請優質創作者分享創作經驗;作爲一款佔據最多國民時間的產品,微信只要提供工具、維繫生態,精明的創作者會自覺發力、貢獻內容。

連接,即使在做視頻號這件事上,微信依然是在做連接,並不斷更新技術工具,包括上線直播、打通小商店等;只要系統完備,流量、商機和創作者自然會來。

這也是微信視頻號的底氣。

連接與剋制固然都是好事,但微信視頻號已經傳出了“不和諧音”。打開微信視頻號的“附近”功能,大量美女內容映入眼簾,甚至部分互動都有涉黃嫌疑。

(視頻號“附近”頁面)

同時,微信視頻號在日前上線“視頻號推廣”功能,這類似於抖音的“DOU+”,即用戶可對視頻號內容進行付費熱啓動,10000曝光量收費200元;被推廣的視頻,目標用戶從朋友圈點擊後會直接跳轉到內容詳情頁,並且額外提供關注按鈕。

曝光量、播放量都是明碼標價,有“家底”的創作者就可以付費“加塞”、將視頻推給所謂的目標用戶,雖然該功能僅僅是內測階段,但已經引發了創作者的擔憂。

“視頻號還沒有全量開放,資本就開始入場;創作者還沒開始掙錢,官方就開始掙創作者的錢”,有視頻號博主向媒體表示。

基於海量用戶規模實現連接,在產品演進上保持克制,微信視頻號有着打出差異化長板的實力,但“視頻號推廣”這類明顯破壞生態平衡的工具出現,也給微信視頻號的自我發展敲了警鐘。

在中視頻戰局愈演愈烈之際,微信視頻號還能繼續保持克制嗎?

結語

中視頻這場戰爭,沒人願意缺席。

今年4月,愛奇藝旗下“隨刻”App正式上線,對標YouTube,主推1到10分鐘的視頻內容;今年5月,百度宣佈旗下好看視頻App日活突破3000萬,重點聚焦時長1-5分鐘的PUGC視頻;今年7月初,微博內測“視頻號”,受邀博主將獲得“視頻號”專屬身份標識和內容集中展示區;同月,優酷上線短視頻自媒體平臺“優酷號”,支持15分鐘以內的視頻;今年8月,小紅書上線視頻號功能,支持時長1-15分鐘的視頻創作;……

戰火熊熊燃起,5G技術商用化再次提速,相比於碎片化的1分鐘小視頻,10-15分鐘的中視頻,信息密度更高、敘事更爲完整,其將成爲用戶消費與生產內容的主力賽道。

因此,各家平臺勢必會加速爭搶中視頻的增量蛋糕,速度與激情已經開演;而視頻時長的放開、內容承載量的提升,對圖文創作者轉型視頻賽道,也有極大助力。

不過,創作者該如何乘上這股東風?

答案很簡單,內容爲王依舊是最大殺器。B站UP主“IC實驗室”就曾表示:要確定怎麼做,就要思考自己在哪個領域,可以持續輸出一年以上的內容。

創作10-20分鐘的中視頻,和創作圖文亦有共通之處,即作者要對某個領域長期關注並持續產出內容,再從熱點話題找到切入口和立意,最終實現觀點和思維的昇華。

IC實驗室就以何同學爆紅的5G測評視頻爲例,5G測速快並不稀罕,但何同學在最後通過搜索過去大家對4G的評價來對比5G,這就是神來之筆,讓他和普通數碼博主拉開了幾個身位。

當然,圖文轉型視頻,創作者依然面臨成本增高、鏡頭語言感等挑戰;而今,伴隨技術進步與各平臺風起雲湧,作爲其中最重要一環的創作者,同樣不能缺席這場牌局。

所以,我看好你,你也可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