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拥有自由、共享属性的医生集团如何赋能基层医疗?

整理|段香香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国家要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来着力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拥有自由、共享属性的医生集团如何赋能基层医疗?10月24日,在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指导,《看医界》传媒主办的2020上海医交会上,伦琴医生集团创始人、原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名誉主委、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冯晓源分享了“医生集团业态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主题演讲。在本次医交会上,伦琴医生集团的冯晓源-脑健康筛查团队获得“2020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奖项。

医生在医疗资源配置中处于核心地位

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整个社会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医学要有什么样的改变?冯晓源认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爆发已经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等范围的考量,已经不能够只将其看成是公共卫生系统、医疗系统问题,尤其是当我们对新冠病毒还不了解时,专业知识主要起到辅助决策作用,不能光用专业知识或者专业观念来解释。

前不久,国家最高领导人召开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会上提出了要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分级诊疗到‘十四五’一定要落实。”

医生集团和基层医院存在什么关系?“从某种意义来说,医生在整个医疗资源配置过程当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在冯晓源看来,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在这当中医生资源和全国医疗环境不匹配短期内无法改变尤甚,因为大量的基层医院即便配置了装备,但却缺少会有效使用的医生。

“医生集团的核心要务就是平衡我国匮乏的医生资源。”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87亿人次,与此同时全国执业(助理)医师只有386.7万人。对此,冯晓源反复强调: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仅仅靠公立医院、医联体、医协体等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些机构,或者是一些能够运营医生资源的机构来盘活现有的医生资源。当前,由于公立医院的分配机制问题,还无法实现医生资源运营效率的最优化,所以只能靠民营医疗机构、社会来一起运营现有的资源。

不突破组织性质、落地实体,医生集团很难发展

作为能够盘活医生资源的典型——医生集团现在的业态如何?冯晓源总结出了两个关键点:目前医生集团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医疗机构,这是医生集团的痛;医生集团不落地实体是很难存活的。

“医生集团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医疗机构,这是医生集团的痛。”冯晓源解释道,在没有落地实体医疗机构之前的医生集团并非行政意义上的医疗机构,没有医疗机构的资质,导致的结果就是当医生想加入医生集团的时候,它无法完成注册。

“这一点不能突破的话,对医生集团来讲考验太大了,因为没有行政意义上的医疗机构资质,医生集团是很难做下去的。”冯晓源感叹,为了获得医疗机构资质,现在的医生集团纷纷去开医院、开诊所,为什么?因为医疗业务比较复杂,医生要发展,除了诊疗之外还涉及到教育培训、晋升。如果不落地实体获得医疗机构资质,最后医生集团很有可能沦为一个中介机构。

但是当医生集团作为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医疗机构,医生可以在这里注册,医生和医生集团成为了同一方,才能真正实现医生的自由执业。

“所以某种意义来说,现在的大部分医生集团只是大家的行为共同体,只是几位医生关系比较好,信得过一起做事情而已。”冯晓源给出了一个警醒:医生集团在组织性质上不突破、不落地实体,很难发展。

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这是“自由执业、“医生集团”第一次写进“国字号”文件。

“医生集团写进国字号文件之后,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政策,任何一个可以落地的东西来支持”冯晓源指出了医生集团在政策上的软肋,他认为目前来讲,在政策层面上医生集团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如果医生集团不开医院、诊所等实体医疗机构,是很难存活的,这也是医生集团目前的现状。

实际上,《看医界》传媒联合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发布的《2020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也披露了这一趋势:2020年中国医生集团的实体化及轻型专科连锁趋势进一步凸显,医生集团已经成为医生办实体医疗机构的重要途径,医生集团用技术及资金控股或参股实体医疗机构趋势明显。

且仅在最近一年间,包括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张强医生集团旗下的思俊外科连锁诊所在内的上海多家知名医生集团布局的医疗机构已相继宣布开业,知名功能神经外科专家、上海壹博医生集团创始人孙成彦也向《看医界》透露,上海壹博医生集团第一家实体医院——上海壹博医院预计2021年春节后开业。

医生集团三大方式赋能基层医疗

医生集团如何赋能基层医疗?主要通过利用新技术赋能、医生资源的调配、教育培训这三种方式。

一是利用新技术赋能:互联网远程医疗。新冠疫情加速互联网医疗发展,使得线上检查、线上会诊,甚至未来通过线上手术成为现实。新技术发展,使得医生集团的知名专家可以赋能基层医院。

二是医生资源的调配。当患者挂不上专家号时,医生集团通过调配专家到基层偏远地区服务。

三是教育培训。很多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缺乏教育培训的机会,通过线上教育,线下实际的手把手教育,这也是医生集团赋能基层医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冯晓源介绍,伦琴医疗是全国最大的影像医生集团,可以充分利用线下的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线上的医学影像云服务平台,为全国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赋能,提升诊断水平。在会上冯晓源展示了伦琴医疗的专家在三地同时为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的患者提供远程会诊服务的场景:画面流畅、高水平专家会诊。伦琴医疗也组织多学科会诊,除了自己的影像医生,还组织肿瘤科等其他临床科室的专家一起会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重要的是医生集团为基层的医生赋能,提高他们的水平,这才是最根本的。仅仅派医生去,通过互联网医院会诊还是次要的,提高医生的水平才是主要的。”冯晓源介绍,伦琴医生集团每天都有微课、线上读片,每周还会组织一次顶尖专家的读片会,跟地方连线一起读片,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育培训手段。

总而言之,医生集团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到现在6年,但是6年也还是一个小孩子。冯晓源认为,医生集团、民营医院都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基层医院、医生集团相互合作,相辅相成,一定会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点贡献,为患者就诊更方便提供帮助。(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END

2020上海医交会展区掠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