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日本內閣成員和首腦會經常性地參拜靖國神社,或者在每年例行大祭時,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從而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

但是,日本歷任首相卻對這些不絕於耳的抗議之聲熟視無睹,依然肆無忌憚地我行我素,至今已有7位首相參拜了靖國神社,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曾經受到日本侵略的國家造成了傷害。

(靖國神社)

那麼,靖國神社對於日本而言,到底有着怎樣的意義?爲什麼日本的政治家們會如此熱衷於參拜它?

靖國神社的前身名叫“東京招魂社”,修建於1869年。此時的日本剛剛進入明治新政府時期,天皇下令,在東京東都千代田區九段北三丁目修建一所神社,用以祭祀和憑弔那些在國內戰爭中死去的軍隊指揮官。1879 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爲“靖國神社”。其主要任務是祭祀爲天皇而戰死的軍人,爲他們“招魂”。

爲什麼要取名爲“靖國”呢?

“靖國”二字源於中國的《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靖”意爲“安定”“平定”。“靖國”就是“安國”,也就是“安邦護國”“鎮護國家”之意。

這個名字是由明治天皇欽定的,其本意是爲了緬懷先人,祈願國家的和平與安定。在日本傳統文化中,“靖國神社”也就是安邦定國、永事平寧的神社,供奉在這裏的“神”,就是爲了把日本建成一個和平國家,而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人。

明治初期,日本的其他神社統統歸內務省管轄,唯獨靖國神社直接歸屬日本軍部。在1887年之後,靖國神社被劃歸給陸軍省和海軍省,所需費用也在軍費中列支。

凡是死後需要進入神社的靈位,都得經過陸軍省和海軍省的嚴格審查後,將名單呈報給天皇,由天皇最終裁定。不過,死者的靈位是否進入靖國神社,根本不需要通知家屬。即便家屬反對,軍部依然會將其靈位自作主張地強行放入。

(明治天皇)

那麼,靖國神社成立150年來,究竟供奉了哪些人的靈位呢?

靖國神社中安放靈位的地方被稱作“靈璽簿奉安殿”。它建於昭和47年,供奉有明治維新以來250萬名爲日本戰死者的靈位,包括日本國內戰爭和歷史上每次對外侵略戰爭中死亡的軍人靈位。

其中有明治維新時期的7751人,包括“戊辰戰爭”“佐賀之亂”中陣亡的將士,還有死於“西南戰爭”時期的近8000人。但更多的是在此後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等侵略戰爭中斃命的軍人。

據統計,靖國神社中的靈位,有超過85%來自於二戰時期。這其中就包括當時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裁定爲戰爭罪犯,並遭到審判和處死的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如果算上之前就進入了靖國神社的乙級和丙級戰犯,以“昭和殉難者”身份進入神社的靈位就超過了1000人。這些狂熱軍國主義分子的靈位,在戰後被日本右翼分子從東京的品川寺移到靖國神社,長期祭祀和供奉起來。

在靖國神社裏,有一個名叫“大東亞戰爭”的展室,裏面供奉的正是雙手沾滿中國軍民鮮血的戰犯。頭號戰犯東條英機的照片處於正中最爲顯眼的位置,山本五十六的塑像專門佔據了一個角落,兩旁分別放置着一把日本軍刀。就連被八路軍擊斃在太行山的所謂“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也赫然在列。

在日本,其靈位要進入靖國神社,只需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是爲天皇盡忠和獻身的人。不管其出身貴賤、軍銜高低,也不管他生前是否道德淪喪或者有着嚴重的人格缺陷。

所以,日本人將這些戰死者的亡靈供奉在靖國神社裏,並非是出於人道,抑或是出於哀悼和紀念,而是爲了宣揚軍國主義,動員和鼓勵日本後人像這些亡魂一樣“爲天皇盡忠”,爲日本的侵略和擴張捐軀,是在準備着下一場侵略戰爭。

(東條英機)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日本人精心包裝的靖國神社,主要宣揚的思想不外乎有三點:一是倡導日本人必須無條件地效忠於天皇,甘願爲天皇獻出生命。二是要求“士魂商才”,即武士之魂、經商之才全要“忠君愛國”。三是美化“玉碎”精神,寧可戰死也不肯投降,這樣死後就能進入神社,被後世之人祭祀供奉。

因此,日本內閣和首相才頻繁參拜靖國神社,希望通過這一行動,一方面迎合日本國內右翼分子的需要,爲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另一方面隱瞞和美化日本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矇蔽國民對日本侵略歷史的認同,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繼續謀求大國地位。

那麼,作爲二戰時期的甲級戰犯,這些劊子手的靈位又是如何進入到靖國神社的呢?

1948年12月23日零點,東條英機等幾人被送上了絞刑架。按照最初的計劃,這些人的屍體在被火化後,其骨灰將拋灑在太平洋上,以免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者借屍還魂。但由於美軍的一時疏忽,幾個戰犯的骨灰被人盜了一部分出來,祕密送到了松井石根的老家,交給一位名叫伊丹的農民手裏祕藏起來。

1959年,盜取骨灰的人在愛知縣幡豆郡將幾個戰犯的骨灰埋葬,並立碑紀念。1978年10月,在靖國神社舉行每年例行的“秋祭”儀式上,日本人把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十四名甲級戰犯的亡靈,偷偷摸摸地放進了靖國神社。直到次年的4月,日本媒體對此事進行報料後,才引發了全世界的強烈譴責。

從某種意義上說,靖國神社本身就是日本對外侵略戰爭歷史的象徵,而靖國神社問題的實質,就是日本政府對過去的侵略歷史如何認識和對待的問題,這不僅關乎亞洲各國人民的感情,也關乎日本今後的國家走向。

(參考資料:《靖國神社揭祕》《日本靖國神社的前世今身》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