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文壇上,李清照是不可少的一個人物。雖然她只是一介女子,但是在文學方面的功力與造詣,是很多人不能比的。她獨樹一幟的“李氏風格”,以及多變的詩詞風格,大概也是她被稱爲“千古第一才女”的原因。

她的詩詞風格多變,其實和她個人的經歷有着很大的關係。前期李清照只是一個天真不諳世事的少女,所以作品風格可能更傾向於輕快活潑;度過了少女時期,成爲他人之妻以後,詩詞中又會充滿着撒嬌、思念等閨中之風;後期家國破碎,親人分割,孤身一人顛沛流離,作品則是比較悲痛、憤恨等。這些風格差別較大的詩詞,也成爲了李清照留給世人的寶貴財富。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賞析的這首,便是李清照新婚燕爾時期的詞,這首詞之中,讓我們感受到了和後期完全不同的風格,也讓我們讀過之後,深深的喜歡上了李清照這樣一個奇女子,這首詞便是《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第一句“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我們從前半句可知,李清照是遇到了一個賣花的人,但是後半句卻不見她說買了花,而是買了一枝“春欲放”。在這裏,“春”字用得極爲巧妙,春代表了萬物甦醒,大地溫暖,花草生長的季節。一個“春”字,就將花也概括去了,而李清照通過花想到了整個春,證明了她對花兒的喜愛之情。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花上又如何有淚?李清照在這裏又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將晨露比作了淚。晨露沾在花上,花上還帶着彤霞美得讓人心動。把晨露比作淚珠,是因爲淚珠晶瑩美麗,散落在花朵上,顯得那麼楚楚動人。李清照用絕妙而真摯的話,讚揚了花的美。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害怕自己的丈夫說,自己的容貌還不及花的樣子美。前半部分寫買花,贊花,從這裏開始又開始戴花。而李清照的可愛之處就體現於此,明明一個是花一個是人,兩個無法做比較,李清照卻偏想做個比較。雖說是怕丈夫覺得自己沒有花美,實際上,不就是想讓丈夫誇自己嗎?撒嬌的意味十分明顯。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我把這花戴在髮間,讓丈夫比一比,究竟是哪個更好看。戴花之後就要比花,這句話中,李清照這個女子的任性、可愛、調皮等性格躍然紙上,讓人讀過以後,愛上的不只是李清照的才華,還有她這讓人忍俊不禁的小女兒個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