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說這《紅樓夢》中最可愛、最爽朗的女子是誰?那便毫無疑問是史湘雲了。想來作者在塑造史湘雲這個角色時,是傾注了很多的感情,纔將這個女孩兒塑造的與他人截然不同,既包含了女孩子特有的柔媚,又交加着男孩兒性格中的爽朗大方、不拘小節,令人印象深刻。

史湘雲可以說是整個《紅樓夢》中最獨特的存在,不論是身份還是性格,她從各個方面都能讓人對她印象極深。史湘雲雖然是史府的女兒,但是她在史府中卻並沒有過上小姐的生活。因父母早逝,她只得跟着叔叔嬸嬸一起生活。並且史府雖然是一個候府,曾經也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但是史府已經開始衰敗,府中的生活已然與普通官宦人家的大相徑庭。

身爲一個嫡出的小姐,史湘雲不僅沒有幾個伺候自己的僕人,反而還要像個丫鬟一樣灑掃庭院,半夜時甚至還要做一些針線活來補貼家用。別人官宦世家的小姐都是穿金戴銀,盡顯一身的富貴榮華,生活更是優渥非常,史湘雲生存的環境卻是如此艱苦,她這個小姐當的實在是非常的牽強。在衆多小姐中如此生活,這個姑娘確實是讓人感覺十分的心酸,讓讀者在喜愛她的同時,又忍不住的憐惜她。

賈母可以算得上是史湘雲命中的貴人,因爲有了賈母的疼愛和憐惜,史湘雲才得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由於叔叔的調任,史湘雲被賈母留在了大觀園中和衆姐妹一起生活。在大觀園中生活的時光,可以說是史湘雲最快樂的日子。在這裏史湘雲可以和衆姐妹們一起吟詩作對,喝酒暢飲,好不暢快!這個身世坎坷,讓人萬分心疼的女子,總算在賈府中有着一段好日子。

然而這快樂的日子畢竟是短暫的,在封建社會中,女子們最大的責任就是相夫教子,這也是女子們的最終歸宿。嫁人後也就意味着不再是一個歡快灑脫的小女子,而是有着家族責任的夫人,史湘雲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爽朗如她、歡喜如她,最終還是要嫁與別人,成爲別人的妻子,成爲孩子的母親。

我們知道,曹雪芹寫《紅樓夢》只完成了前面的八十回,而在這段曹雪芹所寫的章回中,他並沒有直接提起史湘雲最終的結局。大多數人所認可的高鶚所寫《紅樓夢》結局中,給史湘雲安排的結局比較慘淡,是隨着賈府的沒落,史湘雲最終淪落風塵。

然而,這畢竟只是高鶚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來進行發揮的,曹雪芹的原意又是如何呢?其實在原文的一些判詞中以及行酒令的一些蛛絲馬跡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線索。在曹雪芹所寫“紅樓夢曲”中,有關史湘雲的一首裏,有這樣兩句“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這兩句普遍認爲是寫史湘雲的結局的,而句中的才貌仙郎和地久天長等字樣,都顯然說明了史湘雲的結局並非高鶚所寫那樣。

在這有關史湘雲的紅樓夢曲中,末尾一句是“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結合史湘雲的正冊判詞中寫的是“富貴又何爲?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這句是出自屈原弟子、楚辭高手的宋玉所寫《高唐賦》,原文中是指有能行雲布雨的神女出現,而高鶚則把這裏簡單理解成了“雲雨”,因此把她的結局寫作了在湘江上的船妓。

但實際上,“湘江水逝楚雲飛”這段話也可以解讀爲夫妻生活,高鶚的理解,更多側重了最後這句話,而完全忽略了她“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這句,尤其是地久天長,說明她的結局應該是長遠的,而云散高唐一句,應該結合宋玉的《高唐賦》來看,這也就是說,她應該是在迴歸十二釵仙位之後,才“水涸湘江”的。所以,史湘雲應該是有一個好的結局。

十分湊巧的是,在文中有關馮紫英的行酒令中寫道,他未來的夫人的個性特點就是性格開朗,會“私向花園掏蟋蟀”。而酒令中也有諸多地方與紅樓夢曲中有關史湘雲的描述很接近。不論判詞與行酒令不謀而合,還是爽朗、掏蟋蟀的性格,都說明了一點,馮紫英和史湘雲兩個人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馮紫英就是史湘雲判詞中提到的英俊瀟灑的丈夫,史湘雲也是馮紫英未來的夫人。

除了判詞和行酒令中的暗示,兩個人的性格也是十分的相似。在生活中,另一半一般都是與自己性格十分相似的人,這也是“夫妻相”的由來。史湘雲雖然受了很多的磨難,然而她卻始終保持了樂觀積極的性格。她爲人爽朗大方,總是帶給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讓人感覺如沐春風。她與衆位姐妹們喫酒貪杯,不小心喝醉了,於是她毫不在意的在涼亭中睡着了。

所謂“真名士子風流”,史湘雲就是這種女孩子,嬌媚中帶着堅強和爽朗,這就是她的人格魅力。馮紫英也是如此,他在書中是掛彩出場的。薛蟠問他臉上的傷是怎麼回事,他卻毫不在意的說是圍獵時不小心弄傷的。這滿不在乎的氣概,不正與湘雲的性格不謀而合麼?都道是湘雲豪放大氣如男子,不如林黛玉嬌小惹人憐,又不若薛寶釵知書又達理,殊不知,這種性格自然有人喜歡有人相投,而馮紫英就是那個人。

所以從多個細節可以看出,史湘雲最後的感情歸宿應當就是馮紫英,從二人志趣相投、性格相似也可以推斷,二人成婚後應當是過得生活美滿幸福,給了史湘雲除了在賈府外,又一段美好的生活,無論史湘雲之後是否淪爲風塵之女,但是能擁有過美好歲月,她這樣樂觀的性格,怕是也覺得知足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