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本科學歷三四千,職高技校學歷五六千。我以爲是個別現象。最近回了一趟鄉下,發現村裏的大部分年輕人讀書越多工資越低。氣人不?

村裏的張廷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只好去上了技校。現在是沿海一家電子公司的技工,每月工資6000多。他說,還有一家公司出8000元挖他。

張廷飛說,他的技校同學比他工資高的有一半多。技工很喫香呢!

我老俵的孩子劉洋,大學本科畢業,在一個民營學校當老師,一個月4000元左右。他的大學同學,工資基本在四五千的水平。

劉洋說,現在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多如牛毛,隨便上個廁所都能碰到好幾個。再不像以前那麼喫香了。

江蘇一家電子廠HR說,現在各家工廠招人靠搶,技工供不應求。反而對大學畢業生需求不足,找不到合適的崗位。

北大畢業生李雪琴去做搞笑視頻,登臺脫臺秀,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人力資源出現了供求不平衡。

一方面製造業招工難,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

這是打了誰的臉?

第一打了某些大學的臉。大學在設置專業時,在制定招生計劃時,有沒有考慮一下人力資源市場的供求狀況,實行按需求設計,按需計劃?可能有的大學市場化程度高,與用人單位接軌接得比較好,所以,畢業後很容易就業。

但大量的大學與市場需求脫節,只管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這樣的結果是,莘莘學子幾年後畢業即失業。成了就業的包袱。

第二打了某些家長的臉。很多家長在觀念上,覺得孩子上大學就是有出息,上職高、技校沒面子。

從心底深處瞧不起灰領藍領工人。不管工資高低,大學畢業後,坐辦公室多風光啊!

現實情況是,各用人單位用不了那麼多坐辦公室的白領。於是,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不願意委屈自己去做藍領、灰領。

更奇葩的大學畢業生,甚至寧肯在家啃老,也不出去上班。匪夷所思。

高曉松曾在一個公開場合發感慨:“現在清華的學風墮落得跟技校一樣……如果進名校就教你個技能找個工作,那要名校幹嘛?……“

比較搞笑地是,榮藍翔與高曉松觀點剛好相反:咱們技校就是實打實的學本領,咱們不玩虛的,你學挖掘機就把地挖好,你學廚師就把菜做好,你學裁縫就把衣服做好。咱們學校如果不踏踏實實學本事,那跟清華北大還有什麼區別呢?

孰是孰非?衆說紛紜。

小編認爲,不管你從哪個學校畢業,至少要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吧。

第三打了某些讀書人的臉。以爲懷揣大學畢業證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那簡直是天真幼稚。

端着讀書人的臭架子放不下來,老是以自我爲中心思考問題:什麼單位才適合我的專業?什麼崗位才匹配我的才能?寧缺毋濫。

爲什麼不能像藍領灰領一樣改變一下思維模式呢?我要做出怎樣的改變,才能人崗匹配?我還需要學些什麼,才能與社會接軌?

看看李子柒的創業之路,或許能找到更好的答案。她,一個爹不疼娘不愛,靠爺爺奶奶帶大的女孩子,只上過初中,人生遭遇了太多變故,但卻不抱怨,不死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在社會中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角色。

【結語】不是讀書越多工資越低,而是讀無價值的書越多,工資越低。我們無力改變大學的專業和招生計劃,也不能改變用人單位的招人標準。我們唯一需要改變的是:多讀有價值的書,多學有價值的技能。這樣,工資自然不會太低。

你說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