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颖

◆ 致公党党员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你用勤劳和智慧孕育万千莘莘学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你用宽广的胸怀和专业的指导,帮助众多青年才俊成就名师风采……”7月22日,在永川中学教师梁显政退休欢送会上,原梁显政名师工作室弟子、永川北山中学教师黄基云赋诗一首感谢恩师。

梁显政,致公党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第七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他扎根普教事业40载,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他在课堂上展现数学之美,在生活中绽放人生之魅,描绘出“加减乘除”的数学人生。

为孩子人生做“加法”

1986年,初调永川中学的梁显政是焦虑的,接手的代培班在摸底测试中,47人有35人不及格,80分以上只有两人。更糟糕的是学生自卑感重,不少学生对数学完全失去信心。怎么办?如何让孩子们重拾信心?

他认真备课,讲课时旁征博引。“当时我看到学生们瞪大眼睛,听得专心,就想照这样下去,成绩迅速提高肯定没有问题。”梁显政回忆道。

可是半期考试的成绩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初一两个班的学生有一半数学不及格。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梁,光由老师唱独角戏,再精彩也是不行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梁显政意识到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不能只顾埋头“讲”而忽略学生的“学”。

经过反思,梁显政逐渐摸索出一套“慢中学法、循法而上”的教学方法,即放慢速度,狠抓中小学知识的衔接,下力气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三年辛勤教育,该届学生数学成绩由入学时的全县下游跃为毕业统考之首。从失误走向成功,也让梁显政确立了扎根普教的坚定信念。

回望来时路,梁显政发现,兴趣、自信、思考、创新是孩子们一生成长的关键。他决定,为代培班的孩子们“加”上这些人生营养。

课内,梁显政运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课外,每到周末,讲台旁便会多出一块小黑板,上面是他为学生们准备的“愿者上钩题”,很有吸引力。结果,“上钩者”越来越多,他因势利导,在课外活动小组开办数学讲座,举办数学辩论会。辛苦的探索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梁显政实现了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跨越,并成为数学文化的忠实布道者。

“唯有将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数学素养深深铭刻在头脑中,才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梁显政表示。曾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硕博连读的周小舟,是梁显政的得意门生之一,她在 2003 年教师节的贺卡中这样写道:“您教给我们独立思考、批判创新的精神足以让我受用终身……”

对众多荣誉做“减法”

“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必须走教育科研的路子。”除了注重教育教学的创新,梁显政还积极参与和开展大量科研活动。他主(合)编《中学数学学习指要(人教版)》(1-6册)等10多种教辅读物;撰写《目标管理与转变差生》等200多篇论文和专题学术报告;所写的《重构解题思维模式、优化学生解题能力》等40多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和重庆市级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奖……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91年他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2年荣获“永川青年十佳”;1993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培训对象……面对这些“桂冠”,梁显政总会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只有将过去的荣誉看成一杯已经倒掉的水,才有足够的空间装进新的成功、新的荣誉。”“空杯心态”也让他在许多荣誉和机会面前清空自己、重新出发。

2000年国庆后,梁显政到湖南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其间,来自山东和宁波的两位教研室主任找到他,邀请他到自己的学校任教,其中一人抛出了“首席教师”和“年薪17万”的橄榄枝。梁显政婉拒了,他说:“我的荣誉背后凝聚着太多的关怀和厚爱,我又岂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为青年教师做“乘法”

“教好书、育好人”,在做好一名数学老师的前提下,梁显政拿出更多的精力培养青年教师。他意识到数学文化的传播应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他常勉励青年教师:“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想当名师的教师才是好老师。”他不仅把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带给青年教师,更指导他们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得滋养,在不断创新和开拓中做“乘法”,挑起改变数学课堂教育的责任。

多年来,先后有十多个省市上百位教育同行来信商讨求教,梁显政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对初学者,梁显政送给他们教研的第一手素材,热情支持他们教育科研。

2012年,永川区成立首批中学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梁显政作为“梁显政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期三年,共培养了11名学员,其中的优秀者还先后被评为正高级、特级和重庆市名师。

梁显政每年都参与重庆市数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指导多名初高中数学教师在市、全国赛课中获第一名或一等奖。

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梁显政先后60多次去国家级贫困县“酉秀黔彭”、贵州正安和六盘水、云南普洱洱源和镇雄等地参与支教培训,还在市内外近10所高校先后培训教师200多场次。

对自己假期做“除法”

很多人都羡慕教师这一职业,可以享受寒暑假。但对梁显政而言,给自己的假期做“除法”,他从不犹豫。

自“致酉合作”至今,30年来,梁显政一直坚持参加对酉阳的智力帮扶,为酉阳一线教师做培训。

第一次前往酉阳,就让梁显政一辈子难忘。那是1996年的暑假,梁显政在假期前就利用晚上抓紧准备培训资料,在20多天的辛苦准备后,前往偏远的酉阳。那时到酉阳还要坐船,从朝天门出发,在涪陵换乘小轮船沿乌江而上。船到武隆境内的边滩,由于岩崩不能继续前行。于是,他们背着食物和准备捐赠的书籍资料,攀行70度—80度的陡坡,沿着公路走了近五公里去换乘轮船。换了4次船后,梁显政一行才终于抵达酉阳县的龚滩码头。

由于六月“玩命”地准备培训讲座内容,再加上水土不服,梁显政培训时常常脸色苍白、汗水湿透衣服。这时,学员们有的递上解暑药,有的主动擦黑板,有的端凳子来让他坐着讲课。课间休息,不少学员会来找梁显政指教,甚至晚上来到他的住处请教。看到学员们如此珍惜培训机会,梁显政信心倍增。除了专题讲座,他还为学员们带去座谈讨论、点评教学录像、课题研讨等,使得培训生动活泼,深受学员们欢迎。

最后一次讲课,大家一致推荐梁显政作了“怎样成为跨世纪的教育学科带头人”的专题讲座,梁显政为大家分享自身实践,引起了120多位学员和教委领导的共鸣。这天恰好是梁显政38岁的生日,“这是我38个生日中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

“四十五载工作勤,科学理念来支持。教书育人常创新,同行师友送温馨。沟壑纵横终逾越,含泪奔跑拼一生。如今桃李多成蜜,慰我心甜回馈怡。”一首打油诗,梁显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