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歷史的讀者們應該都知道,明朝建文年間,當時的燕王,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篡奪了侄兒江山的故事。其實在歷史上,朱棣死後不久,也發生了一件叔叔起兵,想奪侄兒皇位的故事。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高煦(xu),朱棣的第二個兒子,母親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仁聖皇后。身爲徐達的外孫,朱高煦骨子裏也遺傳了外公驍勇善戰的基因,在朱棣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屢立戰功。一度被朱棣視爲衣鉢傳人(成祖以爲類己),這也成爲朱高煦以後橫行不法的依仗。

朱棣即位後,朱高煦因爲戰功在軍中深得人心,許多功臣宿將都勸朱棣立朱高煦爲太子。但是朱高煦性情兇悍,驕縱不法,幾番權衡之下,朱棣決定立心地仁慈的長子,也就是朱高煦的大哥爲太子。封朱高煦爲漢王,封國在雲南,朱高煦大怒,說:“我有什麼罪過,爲什麼讓我去那麼遠的地方”。或許是出於對二兒子的愧疚之情,朱棣也不得不默許朱高煦繼續留在京城。

朱高煦由此更加變本加厲。把天策衛做爲自己的護衛,自比唐太宗(李世民當過天策上將)。對自己的大哥毫無尊重之意,私下裏招兵買馬,培植親信,又擅自殺害追究他不法行爲的朝廷命官。最終明成祖忍無可忍,強制把他發配到自己封地樂安(今山東濱州)。

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征途中駕崩。朱高煦的大哥,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宗即位。生性仁慈的明仁宗對朱高煦大加賞賜,對朱高煦私底下種種不法行爲裝作不知道,以求用親親之義來淡化朱高煦的不臣之心。

沒過多久,明仁宗也駕崩了。當時明仁宗的太子還在南京,朱高煦準備在入京的必經之路上埋下伏兵,殺掉太子,由於時間倉促沒能成功。太子,也就是明宣宗即位後,對這位叔叔依然延續了其父的態度,大加恩賞。而朱高煦輕視自己這位年輕的侄兒,氣焰更加囂張。

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謀反。這場謀反從一開始就彷彿兒戲一般,朱高煦既沒有去進攻省城濟南,也沒有帶兵南下去佔領南京。而是關起城門把親信挨個冊封了一遍,太師,都督,尚書,怎麼好聽怎麼來。

朱高煦甚至還派人去京城,把各個公侯大臣都罵了一遍,這種“羣嘲”的效果立竿見影,大臣們紛紛請求帶兵平叛,最後明宣宗更是御駕親征。

明宣宗苦口婆心寫了封信勸告了一番,朱高煦聽到明宣宗御駕親征的消息就“秒慫”了, 等到朝廷大軍兵臨城下,朱高煦見大軍兵威赫赫,武器精良,當時就被“嚇尿了”,晚上祕密派人來約定時間投降。到了時間,又聽從親信的勸諫,繼續據城自守,想了想,又覺得繼續守下去也沒啥前途,又不想讓親信們看到自己慫樣。於是,在月黑風高的夜晚,自己悄悄地出城投降了。直接應了明宣宗對他的評價:“外表浮誇,內心膽怯,遇事沒有主見”(外誇詐,內實怯,臨事狐疑不能斷)。

故事到這裏本就該結束了,朱高煦投降,明宣宗赦免了他的死罪,把他軟禁在皇城,自由沒有,但衣食無憂。意外就意外在朱高煦的不可預測的間歇性作死。有一次,明宣宗去看朱高煦,不知怎麼想的,朱高煦伸出腳,故意把宣宗絆倒在地(忽伸一足,勾上踣地)。明宣宗大怒,收起了親情面孔,把朱高煦蒸死在銅缸裏。

一番“神操作”把自己作死了,這也是沒誰。要說朱高煦做的唯一對得起朝廷的事,大概就是通過他的事,讓皇帝更加堅定了繼續削藩的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