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缸發動機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一直不太好,雖然市面上也不缺賣得好的三缸車,像本田凌派、吉利繽越這兩款三缸車,月銷都能過萬輛,但大多數三缸車的銷量都不是很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上汽通用,激進推廣1.0T和1.3T這輛兩款三缸發動機了,把家族銷量冠軍英朗以及A+級轎車威朗都換上三缸發動機,結果導致市場口碑與整體銷量均遭遇"重挫"。好在如今別克終於醒悟了,意識到三缸機的負面,重回四缸的"懷抱",率先把別克英朗換上了四缸發動機。

別克英朗作爲上汽通用別克的主力車型,一直承擔着別克銷量擔當的重任,當時換上三缸機後銷量持續下滑,從月銷4萬輛跌到了月銷2萬輛,丟失了不少市場份額,爲了挽救之前遺留的劣勢局面,今年別克又回到主流四缸機陣營,而英朗換上四缸發動機後,銷量開始重振雄風了,今年9月份賣出31836輛,同比去年三缸時期增長28%,銷量排名超越了豐田雷凌、超越了豐田思域,排名第六名。那麼英朗銷量飛躍增長,僅僅只是重回四缸的原因嗎?

從售價上來說,英朗的指導價爲11.99-12.59萬,看似價格與大衆朗逸相近,但英朗市場優惠巨大,入門車型的售價不到8萬,相比起朗逸,英朗的吸引力非常大,在合資緊湊轎車中堪稱是白菜價,也是轎車銷量前十榜單中最便宜的一款合資轎車。

當然光靠便宜也難以達到月銷3萬多輛的成績,類似現代領動售價也很便宜,但銷量不過一萬輛上下,與英朗差距較大,所以說英朗能大賣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英朗的整體視覺效果非常時尚,前臉採用簡單的盾形中網設計,內部爲燻黑設計,凸顯出雙飛翼鍍鉻裝飾的車標,提升前臉辨識度。同時英朗中網外圈的鍍鉻包圍與大燈相連,且延伸穿插進大燈內部,打造出更具觀感的前臉一體式設計,這樣的設計也符合當代年輕消費者的審美。

側面來看,英朗的車身輪廓非常流暢,雖然採用貫穿式腰線設計,但是和常見平直的車身腰線不同,英朗的腰線在後車窗處有略微曲折,相比貫穿品質腰線設計,這樣的設計手法讓英朗的側身更加年輕、動感。再看尾部,英朗尾部上部分造型爲整體凹陷式,尾燈內外線條柔美,讓尾部看上去更加精緻,後包圍還加入燻黑擋板,以及中間的低位剎車燈,凸顯出輕微的運動氛圍。

至於英朗的尺寸,客觀來說中規中矩,沒有優勢也沒有劣勢,英朗的三圍是4609/1798/1464mm,剛好是緊湊轎車的三圍標準,軸距爲2640mm,作爲家用車,這樣的空間也夠用。

進入車內,英朗的中控臺大體爲對稱設計,中控屏在中間,兩側有多邊形出風口,且被一些銀色鍍鉻包圍,增加了一定質感,周邊有軟性皮質包圍,這一點英朗比很多合資車良心,看不到大量硬塑材質,不過英朗全系都是手剎,這不僅影響了車內美觀度,佔用了不少儲物空間,所以英朗內飾不如大衆朗逸、寶來高級。配置上,英朗標配4氣囊、胎壓顯示、液晶儀表、7喇叭等等,除了乞丐版其餘都有倒車影像,不像大衆朗逸除了頂配,其餘都沒有倒車影像,所以說英朗的整體配置還算豐富,性價比較高。

而換上四缸發動機後的英朗,搭載四缸1.5L發動機,還提供1.3T+48V輕混動力,其中1.5L發動機代號爲L2B,這臺發動機非常穩定可靠,在通用體系是明星動力,在業界都聞名,最大功率113馬力,與朗逸的入門車功率一致,百公里油耗也才5.9L;而1.3T+48V輕混車型最大功率爲163馬力,作爲高配車型,比朗逸的1.4T動力強,由於是輕混系統,油耗還低至公里5.3L/100km。

總的來說,曾經受三缸機影響的英朗,如今已重振雄風,9月銷量直接超3萬輛,這樣的勢頭,足以讓曾經險些被超的對手朗逸感到擔憂,且別克還給出很大優惠,這讓不少消費者感受到誠意,加之英朗一直以來口碑都不錯,加之別克品牌也還算主流,所以別克醒悟後,把英朗換回四缸發動機,銷量又立馬飆升,還是轎車市場上的實力悍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