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百萬蘇軍挺進東北,日本關東軍節節敗退。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由於我軍主要在敵後活動,大部隊距離東北更近,相對而言,比國軍更早挺進東北,打亂了蔣介石等國民黨反動派搶佔東北的計劃。

此時二戰剛剛結束,蘇美都不想再打仗,蔣介石迫於國際壓力,表面與我黨商討停戰,背地裏卻指示麾下部隊迅速搶佔各個戰略要點。營口,就是他們在東北的重要目標之一。

營口是東北的海上門戶,位於錦州、瀋陽、旅大之間,地形平坦,水陸交通都極其方便。從此處出兵,向東可切斷中長路,向西可控制北寧路,向北則是進入東北腹地之捷徑,是東北地區極爲重要的戰略要地,也是大兵團進入東北最理想的登陸點。

1945年10月,蔣介石祕令國民黨東北軍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到長春與蘇軍交涉,希望能夠借蘇軍掩護登陸營口並妄想和平接管營口,不過當時我軍已經捷足先登,在我營口負責人的努力之下,蘇軍代表拒絕了杜聿明的無理要求。

和平登陸營口的美夢被擊碎後,老蔣就想用武力強佔。1945年11月上旬,國民黨軍搶佔東北的先頭部隊52軍和13軍在秦皇島登陸,雖然沿途受到我軍猛烈阻擊,但還是在一個多月後進入遼西。這主要是因爲抗戰結束之初,我軍的裝備實在太差,兵力上也沒有優勢,更嚴重的是部隊大多是新組建的,還沒能形成戰鬥力。

1946年1月初,號稱千里駒師的國軍52軍25師進佔盤山,威脅到我營口側翼安全。7日,52師一部向我駐守營口西北的田莊臺部隊發起進攻,主力則從北面包抄營口。當時,我軍在營口附近的部隊只有遼東軍區二縱的一個旅,其中一旅一團和三團一個營駐守營口市郊,二團駐守大石橋,三團另外兩個營則駐守田莊臺。

即便敵衆我寡,但我軍還是作了極爲頑強的抵抗,僅僅田莊臺的兩個營,就接連打垮了敵人的六次衝擊。最後縱隊總部念在我軍兵力分散,敵我力量(主要是裝備)太過懸殊,決定暫時將部隊從營口撤出,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

其實,我軍如果堅持死守營口的話,未必沒機會,不過我軍向來主張在局部戰鬥中以優勢兵力圍攻對方弱勢兵力,以強打弱,儘量減少損失。現在敵軍一個精銳師圍攻我分散的一個旅,就算勉強守住,部隊也基本打殘了。而老蔣畢竟佔據着大半個中國,跟他們打消耗戰,是不明智的。

1月10日,25師強佔營口。此時,雙方已經簽了停戰協定,生效時間是1月13日24時,也就是說在生效日期之後,按規定是不得再擅自開火的。

前面說了,營口是東北的戰略要地,絕不能讓國軍獨自佔領。2縱司令吳克華在部隊撤出營口後,馬上開始組織部隊,準備重新搶佔營口。雖然時間緊急,未必能趕走國軍,但在協定生效之前,必須要佔領一部分市區。

敵軍在佔領營口後,留下了兩個團分別在有利地形處佈防,爲此,我軍則準備了四個團攻城,兩個團打援。

東北的陽曆1月,正是隆冬季節,雪深沒膝,部隊此前沒有在東北雪地作戰的經驗,禦寒裝備嚴重不足,不少戰士都被凍傷,不過戰鬥情緒還是很高昂的,畢竟是被改造過的有靈魂的軍隊。

13日19時,我英勇的人民戰士向敵軍發起攻擊,一開始在市郊進展還比較順利,但進入市區開始巷戰後,戰鬥就開始變得激烈而膠着起來。敵軍依託城市的各種高大堅固的建築物進行頑強抵抗,而我軍長期以來擅長游擊戰運動戰,對攻城戰和巷戰還比較陌生,打得很是艱難。

不過,戰術都是摸索出來的,在我軍全體指戰員的互相配合下,還是迅速攻佔了一些要點,最後把敵人壓縮到僞市公署、海關、郵局三個要點。

另外,在戰鬥中,我軍又從俘虜處得知,原來敵人爲了在停戰協議生效前搶佔瀋陽,又斷定我軍無法在停戰協定生效之前發起進攻。此前已經令25師的主力離開營口,向瀋陽進犯,此時駐守營口的其實只有25師73團的一個加強營及團部的一些留守人員。

得知敵軍留守營口的只有一個加強營後,我軍又從四個進攻團抽一個出去,準備在鐵路線阻擊可能到達的援敵。

由於市內地形狹小,擺不開這麼多部隊,我軍的兵力優勢無法發揮,直到13日24時協議生效,剩下的三個據點還是沒能搶佔成功,我軍遵守停戰協定,命令部隊停火,堅守陣地,並向敵軍喊話,要求他們也停止射擊。

不過敵軍宣稱停戰不包括東北,拒絕我方誠意,並開槍打死我方前去喊話的兩名戰士,然後拼命反擊,企圖趁此擊毀衝出我軍重重包圍。敵軍已然撕毀協定,我方也來不及請示上級,只得再度發起攻擊。

14日5時,我軍徹底肅清殘敵,全殲所有留守敵軍,敵軍營長還算有骨氣,寧死不降,吊死在了廁所裏。

此次營口戰鬥,我軍裝備遠不如敵軍,打的又是此前不太擅長的攻城戰、巷戰,最終打敗了半美械裝備的中央軍嫡系,大大提高了部隊士氣。此外,因爲營口重回我手,迫使老蔣後續向東北調軍還是隻能從秦皇島老路登陸,爲我軍在東北的發展贏得了非常寶貴的時間。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相關文章